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平津失守后,蒋介石曾对下令“应战”的决策颇有悔意。他在日记中写道:“楼寇随手而得...

平津失守后,蒋介石曾对下令“应战”的决策颇有悔意。他在日记中写道:“楼寇随手而得平津,殊出意料之外”。对日外交似过于强硬,“如当时密允宋哲元准楼筑津石路,则至少可有一年时间展缓准备,亦较完密。此则余对于外交政策一惟舆论是从,而疏于远虑,自乱大谋之过也”。这表明

A. 国民政府坚持对日妥协

B. 平津失守完全可以避免

C. 民众舆论干扰抗战大局

D. 国民政府反思备战政策

 

D 【解析】“颇有悔意”等字眼意在强调国民政府是在对战争进行反思,即是在反思备战的政策,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国民政府未坚持对日妥协,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平津失守不可以避免,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民众舆论是促进而非干扰抗战大局,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4年后,共产党一方面推动国民党中央先后设立了农民部、工人部、青年部、妇女部和商人部,工运、农运计划及相关政策、法规也相继出台;另一方面积极从事国民党不愿意做的下层民众动员工作,这说明

A. 共产党主导群众运动

B. 国共合作在基层未实现

C. 国民党不愿发动民众

D. 中共掌握了革命领导权

 

查看答案

下表为1894年中国近代工业中雇佣工人人数的总估计表(单位:个)下表

业别

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

清政府经营的近代军事工业

清政府经营的炼铁与纺织工业

民族资本经营的近代工业

工人人数

34000

9100-10810

5500-6000

27250

 

 

该表格反映了当时中国

A. 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

B. 政府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C. 中国近代工业规模比较小

D. 不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查看答案

王守仁不待朝命而辞官,招致“擅离职守、非议朱熹等”攻击。他的弟子何心隐放弃科举,在乡尝试聚和宗党、合族共财的社会生活而被迫害致死,心学也屡为朝廷所禁。但到了明末,又恢复心学之地位。上述材料说明

A. 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本质不同

B. 明朝政府放弃了控制思想观念

C. 心学从反专制转变为维护专制

D. 明朝政局变动影响了心学发展

 

查看答案

下表为南宋绍兴年间舶入及其他岁入状况,分析下表中的南宋政府各项收入的对比,可得知

A. 南宋海外贸易较为发达

B. 江南成为最发达的地区

C. 农业仍为南宋财源基础

D. 南宋官营制度走向衰落

 

查看答案

东汉末年,刘备集团向朝廷上奏进刘备为王的《汉中王劝进表》中,其中官员劝进顺序上,以朝廷先为册封的马超和朝廷认同的许靖等人为前,而军功上位的赵云等人在后。由此,说明该时期

A. 中央权力较为强大

B. 看重正统政治地位

C. 实行重文抑武政策

D. 科举制度步入瓦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