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经过地税改革,到1875年,地税收...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经过地税改革,到1875年,地税收入5000万日元,占国税总额88%,地税占农民收获量34%,负担沉重。

明治政府的一个问题是在过多地栖牲农民利益使工业化取得一定成效以后,没有及时调整政策。农民的贫困和资源的贫乏也意味着国内的市场和原材料有限,于是政府就用对外扩张来寻找劳动力、市场和原材料。

——据陈杰《明治维新一改变日本的五十年》等

材料二

要对杭西欧列强,就必须树立一君万民的中央集权化的明治政府,让局限于各藩国的民众意识,归属到日本统一的‘旧本国民”意识上来。然而,当时西欧传来的“国民”,对日本人而言是极为抽象的概念,让民众浸透到这种外来的国民意识中非常困难。面对意识形态危机的明治政府,就推出了民众容易理解、容易接受的万民是天皇陛下臣民的理念,由天皇精神作为中流抵柱统一诸藩,实现日本的国民国家意识和国民意识的统合。

——宗泽亚著《明治维新的国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日本明治政府牺牲农民利益的原因及其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指出危及日本中央集权统治的因素及明治政府的对策。

 

(1)原因:通过重税盘剥农民,为工业化提供资金和劳动力。 影响:农民的贫困导致市场和原料的不足,制约了工业化的发展。为弥补这一不足,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2)因素:长期的幕藩体制,使民众有根深蒂固的藩国意识而缺乏国家意识。 对策:颁布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国民享有一定民主权利;树立一君万民理念,天皇依然掌握重大权力,规定臣民效忠天皇。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日本明治政府牺牲农民利益的原因主要从发展工业的需要、或者实现工业化的需要等角度进行解释。影响主要从牺牲农民利益使农民的贫困和资源的贫乏,政府只有对外扩张来寻找资源等,这是一个典型的恶性循环。 (2)危及日本中央集权统治的因素主要从幕府统治自身的政治体制所造成的这个角度进行分析,因为幕府统治之下藩国林立必然会造成国家意识的缺乏。明治政府的对策主要从废藩置县、变幕府体制为君主立宪制、培养臣民效忠天皇等措施进行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考察自公元1000年以来社会发展的根源,有三种创新驱动力能够影响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创新的步伐和力量,在最近几个世纪,三种创新驱动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们齐心协力创造了强有力的、新的协同效应。包括:

·增强的交换网络。在人口、货物、观念广泛交流的社会,创新也就更多。

·通讯和运输的改善。社会储存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增强,可以促进创新。

·创新动机的增加。创新动机指社会中促进或阻碍创新的因素。

——据大卫克里斯蒂安等《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

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知识,围绕“创新驱动力与某地区的历史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国学的发生和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是晚清到辛亥革命,以章太炎为代表,提出了“用国粹激励种姓,增进爱国的热肠”的著名口号,倡导保存、捍卫国学。第二阶段是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国学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特别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关注的是批判原有文化,引进西方文化价值来发展现代中国的文化。第三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北大、燕京等大学纷纷设立国学研究院,王国维和清华国学院的学者是这一阶段的代表,国学研究不是关起门来研究,始终与世界的中国研究、汉学研究、东方学研究连接在一起。

——摘编自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

材料二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确立,20世纪90年代中期迎来了第一波“国学热”。社会转型需要一种与革命时代不同的意识形态,由此促进的文化转型,构成了现代文化景观的大背景。踏入21世纪以来,全方位的国学热四面兴起并持续升温,其中媒体的参与固然起了很大作用,而来自民间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需求扮演了主要的推动力量。目前的国学热主要集中在大众教育和国学知识的传播方面,国学热兴起的原因,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快速和成功的发展,及其所引致的国民文化心理的改变。

——摘编自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近代国学发展的背景和变化历程。

(2)根据材料分析近代国学和现代国学热有何不同,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现代国学热的认识。

 

查看答案

关于冷战起源,20世纪4050年代主流学者认为是苏联寻求世界霸权导致冷战;60年代后,随着美国霸权主义不断上升,主流学者认为美国应负主要责任;进人70年代后,美苏争霸越演越烈,主流学者认为双方实用主义政策下的误判与误解,是冷战发生的原因,双方都有责任;而到了90年代,随着苏联档案公开,学者又开始关注斯大林等个人因素,这表明

A. 冷战发生真正的责任者无法探求

B. 苏联才是冷战发动的主要责任方

C. 冷战导致美国霸权主义思想出现

D. 冷战学术研究体现时代不断变革

 

查看答案

某位思想家对于历史得出以下判断:“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形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下列选项与该论断最相符的是

A.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B. “历史发展的核心在于国家和精英层面的推动。”

C. “历史是空间的历史、历史研究必须是计量的,才能是科学的。”

D.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查看答案

对比下图6、7分析,英国版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B. 英国王权不断得到加强

C. 英国取得殖民霸主地位

D. 英国主导世界市场运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