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伴随着中西交通的逐渐开通与发展和双方之间经济交流的扩大,中国对西方的了解也日益加深。这种了解,一直远及极西之地的罗马帝国。从地理意义上来说,当时中国所了解的“大秦”即罗马帝国,恐怕主要还限于它的东部边区,特别是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人就知道了“黎轩”。此后我国的史籍中,更有“犛(li)靳”“犁靬”“犁靬”“犁鞬”等记载。这个令中国人的兴趣经久不衰的绝远固度,就是亚历山大城。
——摘编自任继愈《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
材料二 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践行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践行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逐步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一带一路”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也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带。“一带一路”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覆盖约44亿人口,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
——摘编白王建国《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下的“一带一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中国对西方的了解状况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带一路”与古代丝绸之路的异同,并说明二者的影响。
下图为英国“脱欧”漫画:
——摘编自《中国交通新闻网》(2016年7月5日)
据上图,作者意在强调
A. 英国“脱欧”会冲击欧洲政治格局
B. 英国“脱欧”致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受挫
C.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主要阻力是英国
D. 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动是同一过程
1929年后,世界出现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1933年6月,66个国家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以失败告终,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这说明
A.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无法调节
B. 自由放任仍是当时世界的主流
C.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缺乏协调机制
D.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效不大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一些持批判态度的人认为启蒙运动必须为道德危机、精神空虚、生存压力,甚至环境恶化等这些削减人类幸福感的现代性整体危机负责。这一批判的主要依据是
A. 启蒙运动促使社会发生转型
B. 启蒙运动存在一些激进观点
C. 法国启蒙运动发展最为迅速
D. 理性主义思潮引发精神危机
古罗马帝国屋大维统治时,开始授予某些法学家以解答祛律之特权,也即他们的解答由于特许而具有特殊权威,成为罗马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此推理
A. 罗马法的发展具有一定专制特点
B. 罗马帝国皇帝享有法律的解释权
C. 法学家对万民法的研究较为深入
D. 对法学解读助推了罗马法的发展
下图是1952~1965年中国国民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对上图解读正确的是
A. 国民经济的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B. “大跃进”运动使经济发展持续负增长
C. “左”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 “三大改造”推动了国民经济恢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