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佛教学者竺道生提出“一阐提(佛教用来称呼断了成佛善根的人)人皆可成佛”;唐代高僧惠能坚信“自性自度”,首倡“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宋代释契篙等以孝融通儒释,使居士阶层进一步壮大。上述现象表明
A. 佛教成为麻痹民众工具
B. 儒学借鉴了佛教教义
C. 佛教教派斗争日趋激烈
D. 佛教渐趋中国本土化
《礼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尚书·周书·召诰》曰:“肆(尽,极)惟王其疾(急速)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这一变化反映出
A. 王权失去神权色彩
B. 天命观被彻底否定
C. 治国渐趋理性务实
D. 敬德决定国家兴衰
【历史人物评说】
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出生于普鲁士一家大容克贵族世家。受过良好教育,体格强壮、个性粗野,为了追求目标可以不择手段。1847年,俾斯麦成为普鲁士议会议员,1862年任普鲁士首相兼外交大臣,极力推行“铁血政策”,他相继发动了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战争。1871年出任德意志帝国宰相。此后的20年间,他加强普鲁士和帝国政府的权力,促进容克和资产阶级的联盟和经济收益,宣布以金马克为货币单位,提出关税保护法案,并向海外积极扩张。他曾镇压工人运动,但同时为了拢络工人,有些只属表面性质,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和医疗保险制度,后来为全世界所接受。他本人成为19世纪下半期欧洲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1890年,75岁俾斯麦在很多问题与德皇出现分歧,便提出辞呈,正式下野。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俾斯麦的主要活动。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俾斯麦。
【重大改革回眸】
1880年,英国自由党在国会选举中击败保守党而获胜,组成格拉斯顿内阁。1884年,自由党为了在农村争夺选票,缓和农村居民要求政治权利的斗争,主动进行了第三次国会选举改革,颁布了“人民代表法”,该法業规定:再次扩大公民权,把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中曾授子自治市的公民权扩大到郡的工人(房客及其家庭);重新规定选民的财产资格,无论是在部和自治市,每年只要有10英镑价值的任何土地或住房的人即有选举权:建立一种断的内部服务资格,主要是给在郡的工人(男),尤其是农业工人的选举权。第二年,在格拉斯顿的推动下,又通过了“重新分配席住法案”。新法案规定:取消人口不足115万人的城市在下院中的席位,而把这样的城市分别并入所属各州;人口在115万的城市只留一个席住。空出来的席位分配给英格兰、威尔士和部分新兴城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英国1884年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英国1884年改革的最响。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的中西方历史大事记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2《南京条约》签订 1848《海国图志》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 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天津条约》 1860《北京条约》 19世纪六十年代洋务运动兴起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 1765年哈格里夫斯珍妮机问世 1769阿克菜特水力纺纱机 1785水力织布机 1690活塞 1769瓦特单动蒸汽机 1782瓦特联动蒸汽机 1807富尔顿汽船 1814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1861俄国改革 1861美国内战 1871德国统一 |
历史大事隐含着很多历史信息,根据上述材料,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材料一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延伸到西亚乃至欧洲。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南方政权对海外贸易达到“航海岁至,逾于前代矣”。隋唐时期全国统一,陆上丝绸之路除沿袭汉魏时的南路、北路外又增加新路,并出现了登、扬、明、广、泉等著名港口,唐朝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泛指东南亚)等舶,不计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政府设“市舶司”“市舶务”专管进出港手续,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多达60个以上。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这基本勾勒了中国在对外交往工作中的重心与要务,即:开展全球性合作、优化大国间关系、稳固夯实周边外交是中国外交的三大主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古代海外贸易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说明现代中国如何践行对外工作的三大主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