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叶以后,文艺家们所创造的艺术世界有一个异常鲜明的走向,就是对以市井社会为中心的“世情”的揭示较以往有较大的开拓,主要是满足世俗社会的文化渴求。这表明
A. 市民阶层有新的政治追求 B. 市民阶层推动了世俗文化发展
C. 世俗文化满足各阶层需要 D. 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社会,孝敬父母就是忠顺君主,忠顺君主就是效忠国家,忠孝同义。中华民族有许多英雄以忠顺君主为初衷,以效忠国家为结果。这表明在传统社会
A. 君权至上意识浓厚
B. 家庭伦理道德至上
C. 家国一体观念突出
D. 尊卑观念根深蒂固
郭沫若指出:“卜辞称至上神为帝,为上帝,但绝不称之为天,都是把天字当为了大字的同意语。”确实在殷商甲骨中,我们看到的只是帝的命令如何而看不到天发号施令。但在周初青铜器铭文中屡屡出现以天为至上神以及“天命”的概念。其中,有的是“天”与“帝”在同一铭文中并列。据此推测周代
A. 对商的承袭大于变异
B. 天、帝具有了同一性
C. “天”不具有神秘色彩
D. 形成了“天人感应”思想
殷商晚期,商王的配偶逐渐有了妻妾之分。在此基础上,西周将其进一步严格化,并将其由天子、诸侯推广到卿大夫、士等各级贵族阶层。这一变化
A. 强化了天子权力
B. 有利于加强政权稳定性
C. 降低了女性地位
D. 标志着贵族政治的形成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偏居江南一隅的东晋政权,从一开始就由于内部矛盾无法调和而动乱频仍。在这些动乱中,琅琊王氏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王義之虽然出身在琅琊王氏,但很少以一家一族的利益为念。他多次拒绝王导要他到中央政府为官的建议。他愿意在地方上担任具体工作,以便为振兴东晋王朝建立一番功业。从晋成帝咸和九年(334年)起,大约有六年的时间,他一直在荆州的征西将军庾亮那里供职。庾亮反对王氏专制朝廷,与王导格格不入。然而王義之却能注意与庾亮融洽相处。他终于赢得了对方的信任,庾亮把他的职务从参军提升到长史。咸康六年(340年),庾亮去世。临终前,庾亮亲自上表称赞王義之的才能,建议成帝任命他为宁远将军、江州刺史。不久,晋成帝前后两次发布诏令,委任王義之任侍中和吏部尚书。因有违本意,都被王羲之一一谢绝了。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羲之所处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指出王羲之的可贵品质。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德军前参谋总长施里芬制定的计划是,利用德国兵力动员迅速的优势,先行击败法国,而后回头集中力量对抗俄罗斯。施里芬判断,俄罗斯落后的军事动员体制使得俄国至少需要6到8周才能完成对德国的军事集结。而在这段时间内,拥有毛奇时代主持修建的密集铁路网与高明的智慧,德国完全有能力迅速完成军事集结调动并打败法国。支撑欧洲的各支大军的热诚在1914年爆发,但在两年后开始低落下来。
凡尔登战役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两国投入100多个师兵力,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有人这样描写:“这个304米高的小山坡被炮火从山顶抹平,在整个战斗期间矮了近8米,战场上全是弹坑、炸倒的树木和尸体。
——整理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军一战爆发前的施里芬计划。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凡尔登战役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德国人战争“热诚”低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