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写道“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君主政体、专制制度和暴政……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马克思恩格斯这样评价君主制的依据是
A. 皇位在家族内可世袭传承
B. 君主的地位是不可僭越的
C. 君主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
D. 君主制违背历史发展趋势
程朱理学认为,“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对立;并进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如此看来,“存天理,灭人欲”
A. 特别注意提升人的个人修养
B. 完全否定了人类的自然欲求
C. 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
D. 以道德的名义维护专制统治
黄宗羲认为,国家和法律起源于“公利”,即为了防止由于自私自利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害而形成,这种“公利”属于社会全体成员。材料说明黄宗羲
A. 反对私利,推崇公利
B. 主张保障“万民”的平等
C. 具有近代民主法治观
D. 主张立法必须“以天下为主”
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烦琐杂乱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
A. 反映出对官员的专业化要求加强
B. 协调了中央政府各部门的关系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D. 进一步遏制了专制皇权的膨胀
宋初赵普为相,谏官批评其“公以元勋当国,宜事损减,有司群臣书奏,尽必先经中书,非尊王之礼也”。面对尖锐指责,“普引咎谢之”。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 宋初相权有凌驾于皇权的趋势
B. 宰相权力受到谏官的监督和制约
C. 君权和相权既斗争又相互依存
D. 维护君主权威是公认的政治准则
唐代手工业行会都有从业者共同议定的行规,对工匠入行从业、技术的传授都有一定规定,如非本地人不能随便入行、师徒相授时间等相关的传习规定条款。据此可知,唐代
A. 手工业规模与前代相比有了较大的扩展
B. 政府对手工业行会的管理非常严格
C. 行会对技术垄断以维护本行业人员利益
D. 个体手工业者数量较前代大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