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认为,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他提出求理的方法是
A. 格物致知 B. 心即理也 C. 发明本心 D. 致良知
吴晗《历史的镜子》中提及“他晚年游历北方时,有和过去知道不符合的,就立刻检书查对,力求记载的真实。他这种从实际出发,研究当前现实的学风,一反那个时代空谈性命,不务实际的学风。”材料中的“他”
A. 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反对埋首书册
B. 主张限制君权,学校成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C. 关注实地的调查和国计民生,富有时代责任感
D. 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孟子主张“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董仲舒主张“限民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关于二者的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者主张都具有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B. 两者主张都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
C. 两者主张都抑制土地兼并
D. 两者主张都得到统治者认同
在民间传说中,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是孝道为先、淡泊名利、施恩不图回报的精神偶像。汉代民间开始兴起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唐宋时,寒食节作为民间习俗得到了官方认可,甚至用法令维护寒食礼制。寒食节的发展表明
A. 民间习俗都来源于民间传说
B. 民众好恶决定官府统治政策
C. 儒学的社会影响力日趋扩大
D. 统治者创设民俗以强化专制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李贽与路德确有相通之处”,这主要因为二人都
A. 敢于公开挑战当时权威思想
B.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C. 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D. 引领了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里描写崔莺莺遇到张生时回头偷看一眼。而明末金圣叹改编《西厢记》时,便删掉了崔莺莺这一动作。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王实甫未受儒家思想影响
B. 明代理学居于统治地位
C. 明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D. 王实甫倡导个性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