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际航空烈士纪念馆宁波籍抗日英烈简表(部分)
姓名 | 生卒 | 家庭 | 事迹 |
方长裕 | 1900-1937 | 家庭富裕,曾捐建学校 | 国民党空军中尉,美国二战纪念书籍载淞沪抗战时,驾机一次炸毁日机10多架后坠毁 |
翁心瀚 | 1911-1944 | 父亲任国民政府部长 | 国民党中央航校毕业,战争爆发时,赴印度接受飞行培训;在云南执行任务时油尽坠毁 |
周启多 | 1914-1940 | 大户人家 | 作为学员,在昆明主动谓缨驾机迎敌,不幸中弹坠毁 |
分析上表,就其史料价值而言,可以佐证
A. 社会上层青年是抗日战争的主要力量
B. 反法西斯同盟成员国互相支持
C. 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D. 国民政府作了抗日国防准备
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同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历史背景是
A. 全民族抗战已经开始
B. 日军策划攻击重庆
C. 国共合作发动国民革命
D. 正面战场策划战略反攻
学者蒋廷黻认为,在中日关系的处理上,“不在乎我们对日强硬的程度,而在乎我们建设的成绩。……没有建设,没有提高我们自己的力量,纵使得着外援,我们还是别国的附庸,不能在国际上成一个独立势力”。材料说明蒋廷黻主张
A. 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
B. 强硬对日以表明自己是爱国者
C. 强化国家建设以提高国际地位
D. 等待依靠外援以完成抗日大业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访问中国时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像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杜威评价的是中国的
A. 百日维新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北伐战争
如图,观察图,导致中共党员数量和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共合作实现推动工农运动高涨
B. 中共对民主革命道路的重新选择
C. 红军长征推动农村革命运动高涨
D. 日本扩大侵华对革命力量的打击
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却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口中是个“民”字。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 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
B. 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
C. 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D. 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