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北齐书》 记载了一种当时的铸造法:“其法烧生铁糟以重柔挺(熟铁),数宿则成刚(...

《北齐书》 记载了一种当时的铸造法:其法烧生铁糟以重柔挺(熟铁),数宿则成刚(钢),用此法铸造出的兵器坚韧锋利。这种技术出现于(     )

A.西周   B.秦朝   C.南北朝    D.明朝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认知历史事物,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北齐书》”、“数宿则成刚(钢)”等,标题实际上考查古代手工业发展相关内容——南北朝时期的炼钢法,故C项正确;其他时间均不符合题干意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李约瑟指出:“水排是机械学的重大创举,是最早的通过曲轴、连杆机构将旋转运动转变为往复运动的机械装置。”水排最早出现于

A. 春秋战国    B. 东汉    C. 南北朝    D. 唐朝

 

查看答案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载:“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材料主要强调了

A. 商人获利的非法性    B. 商业发展的危害性

C. 农商并重的必要性    D. 以商济农的重要性

 

查看答案

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A. 耧车

B. 翻车

C. 筒车

D. 风力水车

 

查看答案

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士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A.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B. 土地兼并的严重性

C. 生产技术的完善性    D. 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中国人的衣着服装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2年6月27日的《大公报》在描述天津女子服饰时写到:“有剪了头发穿件长衫戴顶洋帽的,也有秃着头穿洋装的,这是剪发的一起。不剪的呢,大半不梳辫子啦,有搞在两旁边的,梳在后头的,有知百个式样。”同年8月20日《时报》刊载的《苏州之士煞》一文,对苏州人士的装束评论说:“绸伞高擎足踏革履之女界学生华丽煞”,“马鞭高挥自穿之将弁人材气焰煞”,“草帽高带口衔雪茄之少年学生时髦煞”。当时,上海已成为全国服饰的中心,巴黎的时新服饰,在三、四个月后就会流行于这里,各地又追踪上海。即使南京、苏州、北京也都昂首以瞻。可见,在此时人们的服饰变化已经日渐频繁,西方时装也越来越被中国百姓所接受。

(1)材料反映了当时天津、上海等地人们衣着服饰出现了哪些新气象?简要分析出现这些新气象的原因。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的衣着服饰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解放初期解放初期,列宁装是最时髦的服装。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从90年代以来,伴随人民思想的解放,中国人民的着装,已经从灰蓝单调的服装走向五彩缤纷,不仅服装的颜色在变,而且服装的样式、服装的品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男装以西服和茄克衫为主,女装式样更多,牛仔服是青少年喜爱的款式,最为流行。大型服装商场经常举办服装表演,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不同时期人们的衣着服饰呈现怎样的时代特点?概括指出形成不同的时代特点的原因。

(3)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