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李伯重《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说:“明清江南工业发展最主要的特点之一...

李伯重《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说:明清江南工业发展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其重工业畸轻而轻工业畸重,从而形成一种超轻结构。规模庞大的轻工业加上规模同样庞大(甚至更为庞大)的农业,生活资料的生产占了社会生产的绝大比重,以重工业为主的生产资料生产在社会生产中所占比重十分微小。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特点的成因为

A.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B.明清时期营养不良、先天不足的毛病

C.农业和轻工业比重大               D.政府重农抑商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生活资料的生产占了社会生产的绝大比重”“ 以重工业为主的生产资料生产在社会生产中所占比重十分微小”说明当时中国以农业为主,重工业发展落后,形成该局面主要原因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使然,故本题选择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周时期,城市规划讲究中正有序。战国时期的《管子》一书中说:“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战国时期的这种城市规划思想

A. 反映当时城市规划很混乱

B. 促进了市坊分区制度的形成

C. 说明城市以经济职能为主

D. 打破了礼制对城市发展的束缚

 

查看答案

宋代太湖平原盛产粮食,古谚云“苏湖熟,天下足”,但到了明清时期,江汉平原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地,民间俗称“湖广熟,天下足”,而太湖平原则出现了粮食不能自给的情况。太湖平原的这一变化是由于

A. 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B. 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

C. 农业生产关系的改变

D. 农业生产人口的增加

 

查看答案

19世纪欧洲的丝织技术已是世界一流,其生产的丝绸仍然大量采用龙风、花乌等图案,并注明“中国制造”。对此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A. 中国传统技术领先当时欧洲

B. 中国丝绸产品畅销欧洲

C. 中国制造垄断当时国际市场

D. 欧洲文艺复兴方兴未艾

 

查看答案

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关于下列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图1反映了商朝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

B. 图2可作为汉代棉纺织业高超工艺的实物证据

C. 图3反映了东汉时地方政府对灌溉工具的重视

D. 图4在秦始皇时确立为全国统一流通的钱币

 

查看答案

清代官员尹会一在奏疏中说:“江南苏松两郡最为繁庶,而贫乏之民得以俯仰有资者,不在丝而在布。女子七八岁以上即能纺絮,十二三岁即能织布,一日之经营,尽足以供一人之用度而有余。”这表明当时江南地区

A. 棉纺织业开始兴起

B. 手工业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

C.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 纺织业与商品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