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发展非常缓慢,人们通常称它作“英国病”为根治“英国病”撒切尔夫人开出了另一个处方:“我任职只有一个意图:改变英国,从仰赖他人转为自力更生。从‘拿来给我’的国家变为‘自己动手’……而不是等着东西掉到我们手上的国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她认为英国应该
A. 掀起了国有化的浪潮
B. 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C. 加大经济干预力度
D. 制定供给主义经济发展计划
1953年2月,中共中央指出:“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材料表明把农民“组织起来”主要是为了
A. 满足工业化的需要
B. 克服分散经营困难
C. 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D.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1935年国民政府成立资源委员会,拟制了一份“重工业建设计划”、以湖南、江西、湖北三省为中心,建设一个重工业区,以充实国防力量,促进国家工业化。到1937年,资委会共筹办和整理扩充了21家厂矿或筹备机构。资源委员会推动的工业化建设
A. 是对日本加紧侵华的积极应对
B. 企图从经济上封锁中央苏区
C.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 近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A. 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B. 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
C. 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
D. 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西德和东德的外长在莫斯科举行最后一次“2+4”会谈,签署条约,规定: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这体现的历史背景是
A. 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
B. 两极格局的瓦解
C. 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完成合并
D. 全球化进程加快
1973年6月,陈云做出重要谈话:“过去我们的对外贸易是百分之七十五面向苏联和东欧国家,百分之二十五对资本主义国家。现在改变为百分之七十五对资本主义国家,百分之二十五对苏联、东欧。”陈云得出上述认识的有利的形势变化是
A. 西欧国家开始走向联合,经济实力大增
B. 中国外交战线取得重大胜利
C. 党和国家领导人摆脱“左”倾思想束缚
D.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