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邵雍认为,在理与文的关系上理本文末:程颢和程颐主张诗歌应”吟咏性情,涵畅道里”;钱钟书在其《宋诗选注序》中也说道:“宋诗还有个缺陷,爱讲道理,发议论。”这些言论反映出宋代诗歌
A. 存在空洞无物的弊端
B. 具有浅显易懂的特点
C. 和唐代相比出现倒退
D. 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
黄宗羲认为,上古君王“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后世君主则“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古之君王,受到人们爱戴:“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而今之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据此可知,黄宗羲
A. 反对中国古代的封建君主制度
B. 认识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危害
C. 反对脱离物质生活而空谈义理
D. 认为保卫国家是天下人的责任
南朝梁武帝曾经下诏强调:“九流常选(其中自然包括高门子弟),不通一经者不得出仕”;以及规定学校学生策试得第,出仕可不受年龄限制。这样的做法
A. 严重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
B. 彻底废除了九品中正制
C. 表明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D. 标志着科举选官的开始
孔子首先提倡“有教无类”,不分等级,一律施教。他的弟子现有事迹可考者,大都出身贫贱,如颜渊、子贡、子路等;贵族来求学的,则只有孟懿子等少数几位。这种教育态度
A. 改变了世卿世禄的方面
B. 使“仁”成为儒学的主要思想
C. 开了学术平民化的先河
D. 终结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历史
唐朝延续秦汉明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的思想。认为自然灾害的发生与人的作恶有关,因此在灾害发生后,皇帝必须修行政德,回应天谴。这反映了
A. “黄老之学”根深叶茂
B. “天人感应”思想制约皇权
C. “敬天保民”思想出现
D. 秦、汉、唐治国理念一脉相承
明清时期,思想家们对“存理灭欲”进行了深刻反思。其中,王夫之提出“理寓欲中”,认为天理和人欲是密不可分的,倡导“欲中求理”和“遂民之欢”。这反映出当时
A. 理学统治地位的丧失
B. 社会民众对个体价值的追求
C. 儒学世俗化的完成
D. 官方哲学受到新思想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