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礼记。中庸》记载:“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后世...

《礼记。中庸》记载:“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后世儒家真正达到“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是

A. 提倡浩然之气的儒家

B. 宣扬君权神授的儒家

C. 主张格物致知的儒家

D. 践行经世致用的儒家

 

C 【解析】根据材料 “致广大而尽精微”可知新儒学家们注重格物致知,探寻事物的本原,这符合理学的特点,故C项正确。孟子倡导浩然之气,与材料强调理学不符,排除A。董仲舒新儒学宣扬君权神授,与材料强调理学不符,排除B。明清进步思想家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与材料强调理学不符,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夏商的史官在职责上是史巫合一,既掌管天文术数,为统治者提供宗教式预言。又保管典籍、记录时事 周代史巫开始分离,史官被定位在“掌官书以赞治的官僚位置上,以上史官角色意识的变化

A. 反映出周代王权与神权实现脱离    B. 影响了后世对历史记录的认识

C. 取决于中央官僚机构职能的调整    D. 体现了周代政治理性化的趋势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日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日贤,未可也;国人皆日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

材料二孔子提出“仁”学。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古希腊智者学派将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这一切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三顾炎武的《郡县论》认为郡县制是政治最大的弊端,“此民生之所以日贫,中国之所以日弱而益趋于乱也。郡县制是皇帝最大化自己权力和利益的手段,所谓“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中央专权钳制之下,地方社团和地方官毫无积极性可言,致使民穷国弱,而振兴国家的办法就是分权给地方,让地方社团强盛,授地方官以实权,“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以厚民生和强国势。

——摘编自彭小瑜《以政治人类学质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揭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弊端的出发点,及其所倡导的振兴国家的途径。

 

查看答案

李贽把因变法而使国家富强的商鞅、申不害说成是英雄好汉,对于荀卿之学,李贽认为其“真实有用,与俗儒不同”。李贽这些思想

A. 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B.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 有利于实学思潮的产生

D. 增强了人们变革社会的信心

 

查看答案

西方浪漫主义前期的音乐作品,几乎都是表达个人情感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宣扬快乐为主题。后期作品常表现悲观、失望、迷茫、厌世的情绪,细致地诠释人类自身的痛苦。这种变化反映了

A. 音乐家浪漫情怀的缺失    B. 科技进步弱化人的作用

C. 近代社会转型的冲击    D. 现代主义艺术的回归

 

查看答案

(美)社会学家贝尔这样表述:“19世纪的中心意识是把社会看成一面大网(文学里的生动幻象是一张蜘蛛网)用较抽象的哲学术语表达,如黑格尔所述,每一种文化,每一历史‘时期’,以及与它们相应的那个社会,都是一个结构严密的整体,由某种内部原则束扎成型。这种内部原则,对黑格尔来说是内在精神(Geist),对马克思来说是决定所有社会关系的生产方式。”这一表述揭示了

A. 不满现实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出现

B.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产生的根本原因

C. 科学发展促进文艺产生新的创作流派

D. 精神危机成为文学创作的表现主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