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魏国变法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不再以“亲、故”作为赏赐的标准;吴起在楚变法,“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绝减百吏之禄秩”,然后用所收减的爵禄“以奉(奖赏)选练之士(优秀官兵)”。两个变法
A. 都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
B. 确立起封君察举选官惯例
C. 使军功爵禄制逐步形成
D. 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思路
根据北魏的均田制,大部分国有土地授出后要求受田者年老身死时交还国家再分配,但这种“还”和“受”大多在户内进行。这说明均田制客观上( )
A. 造成了国有土地的私有化 B. 加剧了皇权的衰落
C. 抑制了土地兼并 D. 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商鞅变法与同时代的吴起、李悝变法相比,其突出的特点在于
A. 以法家思想为变法的指导思想
B. 适合时代需要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方面的创新
C. 通过变法沉重地打击了旧势力
D. 全面彻底地扫荡了旧制度并确立了新的封建制
“秦缪公求士……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以殷盛,国以富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散六国之从……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某种程度上说明,“策士”“贤士”推动了
A. 集权制度的形成
B. 自然经济的形成
C. 家国观念的形成
D. “封邦建国”的形成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也是一个短命的朝代。史学界认为,秦朝短命而亡与商鞅变法有直接的关系。这种观点的依据应是
A. 秦朝延续商鞅严酷的法律而激化了阶级矛盾
B. 商鞅奖励军功致使秦朝好战消耗了国力
C. 秦朝继续重农抑商使其社会经济丧失了活力
D. 商鞅彻底扫荡旧势力使秦统治基础薄弱
“历史意见”指的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这些意见,比较真实而客观,待时代隔得久了,该项制度早已消失不存在,而后代人单凭后代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以往的各项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下列属于时代意见的是
A. (实行均田制)“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B.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东汉王充《论衡》)
C. (王安石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名为爱民,其实病民,名为益国,其实伤国”(宋司马光《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
D. (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梁启超《戊戌政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