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表格内容是某同学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由此判断该论文的主题应该是
A. 工业革命对亚洲的影响
B. 反对殖民侵略的变革
C. 富国强兵的革命浪潮
D. 现代化改革是救国之道
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 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 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 建立模范工厂供私人企业效仿
D. 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刘天纯在《日奉改革史纲》中说:“因为当时的日本,资本家阶级还没达到独立经营的程度,依然有政府保护助长之必要。不过保护助长的方法和性质,都不同从前官营模范工厂制度的封建式了……其变化是更加趋向全面实行保护政策。”文中所述的“更加趋向全面”的保护政策是
A. 保护新兴地主的土地私有制
B. 工部省接管幕藩的矿山和工场
C. 政府投资推动近代企业发展
D. 将大部分官营企业廉价转让给政商
亚历山大二世在改革前夕发表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再拖延下去,只会更加激起狂怒,只会给整个国家特别是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 揭示了改革的真实意图
B. 表达了地主的愤怒
C. 强调了国家与地主的矛盾
D. 揭示了改革的性质
有一位英国著名哲学家曾经明确指出:“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言论能够佐证这位哲学家观点的是
A. 赎罪券“增加的仅仅是贪婪之心”
B. “上帝的恩典不是赐给所有的人”
C. “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权力”
D. “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牧师”
马克思说:“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阶级的地位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他们描绘成惟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某学者针锋相对地说:“有些事件不能够证明该说法”。能为某学者提供史实支撑的是
A. 商鞅变法中的“奖励军功” B. 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
C. 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 D. 日本明治维新中的“殖产兴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