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规定,凡产铁的郡县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县也要设置小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这反映出汉朝
A. 实行冶铁官营
B. 开创了郡县制
C. 铁官代行地方政务
D. 铁器成为官方专用
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认为:“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上,市廛次之,典当铺又次之。”此观点出现的社会背景是
A.重农抑商观念的影响 B.农民封建地租的沉重
C.国内商品经济的繁荣 D.国家推行“海禁”政策
唐代敦煌户籍残卷记载:700年,户主张玄均34岁为丁男,户内另有丁男1人,寡1人,合应授田230亩,而其实际授田为75亩;721年,董思切一户应授田131亩,而实授田为28亩。这反映了唐代
A. 田制已遭到破坏
B. 分配土地严重不均
C. 官吏的腐败贪污
D. 各地的经济不平衡
东汉时,南方有些地方百姓还不知道牛耕,到了两晋南朝时期,牛耕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政府一再下令禁止杀牛。这反映了
A. 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政府政策
B. 政府政策影响民间风俗变化
C. 魏晋后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D. 古代政府重视农业的传统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的实质是( )
A. 传统丝织业的发展
B. 国内贸易中心的转移
C. 民族工业的产生
D.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对中国古代城市化率的变化情况有如下统计:
朝代 | 战国 | 西汉 | 唐 | 南宋 | 清(1820) |
城市化率 | 15.9% | 17.5% | 20.8% | 22.0% | 6.9% |
南宋时期城市化率程度最高的原因是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坊市界限被打破
③政府不再限制商业发展
④商业发展的推动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