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

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

A. 论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

B. 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

C. 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

D. 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

 

B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康有为描述了法国大革命之后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惨状,并指出其它国家鉴于法国之惨转而改行君主立宪,意在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故选B。康有为描述法国大革命并非就事论事,而是在劝谏光绪帝推行变法时引出了先例,故AD错误。康有为主张维新变法,反对暴力革命,也不可能劝谏光绪帝投身革命,故C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国力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新文化运动传播西方民主思想    B. 维新运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D. 十月革命后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

 

查看答案

学校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学者前来演讲。演讲题目包括:拜伦的诗歌创作雪莱与《西风颂》等。此外,学校还安排了一场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贝多芬的交响曲。下列最适合这次文艺活动主题的是

A.启蒙运动的学术     B.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

C.浪漫主义的文艺     D.现代主义的艺术

 

查看答案

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它能让我们体验古人的喜怒哀乐,感悟不同时代的风情。下列作品能体现作者经历时代变迁之后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的是

A.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B.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D.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查看答案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这是清代《弟子规》中的句子,反映了当时的教育(  )

A. 鼓励儿童全面发展    B. 注重儒家伦理教育

C. 提倡进行家庭教育    D. 渗透天人感应思想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这种现象发始于

A. 秦朝

B. 汉代

C. 宋代

D. 清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