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为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所采取的政策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D. 扩大企业和地方自主权
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
A. 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
B. 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C. 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 实行粮食税制度
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 基本上没有促进经济的发展
B. 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民生改善
C.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D. 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B.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苏俄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为敌的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俄建成了汽车制造厂,这成为他最满意的生意。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福特企图干扰苏俄的经济恢复 B.福特为经济利益放弃政治信仰
C.苏俄放弃布尔什维主义的理想 D.苏俄新经济政策吸引外国资本
(题文)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A. 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 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 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 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