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认为“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材料反映顾的主要观点是
A. 空谈误国导致明朝覆亡
B. 程朱理学导致危机加深
C. 政治腐败加速明朝瓦解
D. 八股取士严重束缚思想
宋代佛教强调“儒佛者,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儒者,圣人之大有为者也;佛者,圣人之大无为者也。有为者以治世,无为者以治心”。这主要反映出
A. 佛道的思想冲击
B. 佛教的中国化
C. 儒佛的思想融合
D. 儒学的政治化
1276年,南宋都城临安陷落后,元军统率董文炳指出:“国可灭,史不可没。宋十六主,有天下三百余年。其太史所记,具在史馆,宜悉收以备典礼。”人们设法收集到多种宋代史籍并送交元朝的史馆。对“易代修史”传统的重视,其主要目的在于
A. 显示新朝的统治合法性
B. 增强中华民族认同的纽带
C. 削弱旧朝遗民的反抗意志
D. 加强对民众意识形态控制
董仲舒认为,天意要大一统。皇帝受命于天;各封国的王侯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家庭关系上,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这一思想
A. 强化了男尊女卑观念
B. 体现了宗法分封原则
C. 体现了敬天法祖观念
D. 服务于专制集权制度
先秦诸子站在不同立场,提出了多种形态的国家起源论。有先秦学者认为原初民始生之时,人各持己义,“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上述材料体现的是
A. 老子的“自然生成”说 B. 荀子的“止争息乱”说
C. 墨子的“除乱尚同”说 D. 孟子的“与民教化”说
韩非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矛盾”的概念。他还指出“定理有存亡,有生死,有盛衰”、“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后衰者,不可为常。”这些思想
A. 反映了战国时期君臣关系的紧张对立
B. 反映了韩非对道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C. 表明了春秋时期辩证法思想的萌发
D. 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规范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