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1)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解读材料一。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
《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 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 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 百姓皆重商轻农
D. 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1984年电视荧屏上曾出现过盐城燕舞电器厂“燕舞”牌收录机的广告画面,一个英俊潇洒的青年怀抱吉他,以一句“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使“燕舞”收录机的名声响遍大江南北。这反映出
A.中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 B.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展 D.广告成为引领人们消费的最重要的方式
下图为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它反映出当时
A. 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
B. “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C. “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
D. 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下面是1650-1850年的世界人口变化(单位:百万)。对导致这一时期世界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解读错误的是( )
A.欧洲人口的增加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开展
B.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欧亚人口增长
C.农耕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亚洲人口的增长
D.非洲人口的下降与罪恶的黑奴贸易有关
1960年,在河南密县打虎亭1号汉墓(东汉晚期)中,发现有描绘豆腐作坊的画像石。画面完整地表现了浸豆、磨豆、虑浆、点卤、榨水等制作豆腐的主要工艺流程。这则材料
A. 是东汉晚期发明豆腐的有力证据
B. 说明东汉时豆腐已成为南北方主要食材
C. 有助于研究确定豆腐发明的时间
D. 反映出中西交流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