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历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下列对这一政策相关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历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下列对这一政策相关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的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B重农抑商政策下商人在政治和法律上遭到歧视直到宋才开始转变

C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内涵就是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抑制商业的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使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活力受到了压抑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否定性选择题,实际上是找出表述错误的选项,ABD都表述正确,重农抑商政策的含义是重视农业发展、抑制工商业的发展,选择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 建立四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

B. 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 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查看答案

《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A. 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B. 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 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D. 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

 

查看答案

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唱到: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得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下列情况最有可能在1943年发生的是

A. 上海是中国的棉纺织业中心,荣氏家族由过去的面粉大王,变为棉纱大王

B. 上海沦陷,中国的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

C. 美货成为美祸

D. 是国民政府在上海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个人的生活范围、职务工作都是至高无上的主所交付和安排的……。如果基督徒在某种对社会有益的事业中卓有成效,道德高尚,并参加和服从教会,他就具备了“蒙召”成为选民的外在标志。否则,便是弃民。……加尔文因此极力提倡诚实、正直、勤勉的职业道德,反对欺诈和投机。正如弗罗姆所说:“强迫自己去工作,喜爱节俭,把个人的生活变成达到别人的权力之目的之工具,苦行禁欲,以及一种强制的责任感,……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性力量,没有这些属性,现代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从加尔文宗教改革看西方现代性起源》

材料二1525年,(王阳明)在《节庵方公墓表》一文中指出,“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在这篇《墓表》中,王阳明不仅把工商放到与士农平等的地位,还认为社会上出现“交鹜于利,以相驱轶,于是始有歆士而卑农,荣宦游而耻工贾”的现象,完全是因为“王道熄而学术乖,人失其心”所造成。他的“四民异业而同道”在其时引起了很大反响,逐渐改变了人们对工商的传统看法。到明末清初,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进一步提出了“工商皆本”的口号。

——摘编自《略论王阳明的工商思想》

材料三在独特的国家治理模式之下,中国从来没有独立的工商运行体制,而当工业文明的曙光到来的时候,商人阶层非常悲哀地无法建立独立的、新的商业伦理,企业家阶层对自身的身份认同感非常薄弱。

——《中国为什么没有独立的商业伦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相关历史背景,评述加尔文经济思想提出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对经济伦理的改造与加尔文有何共同之处?其未能真正推动社会转型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期

中国媒体上的美国形象

1949——1972年

《美国四百六十万人失业》、《美帝国主义无可挽救地没落下来》、《美帝国主义快速进入自掘的坟墓》、《美帝走向死亡》、《腐朽透顶的美帝国主义》等等这一类的文章、书目纷纷出现

1972——1989年

报刊中有图文并茂的访美游记,电视上充满着异国情调的美国风光,广播里传来友好、热情的美国报道

新华社记者彭迪在1980年年底发回国内一篇名为《在变革的阵痛中》的述评里写到:至于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的两极分化、种族对抗,物质文明畸形发展、精神生活空虚贫乏,思想彷徨,道德危机等等引起的社会动荡仍旧时起时伏,连绵不断

1989年以后

1996年《中国可以说“不”》一书畅销,也带动了同类牵涉中美关系题材的书籍、文章的大量上市,像《遏制中国》、《中美大较量》、《中国还是要说“不”》等等美国在中国媒体上屡屡呈现的“霸权、反华”形象的当属1999年“美国豪炸中国驻南大使馆”和2001年4月1日的“中美撞机事件”

 

 

——摘编自赵雪波主编的《传播视野中的国际关系》

根据材料,从“中国媒体上的美国形象”的角度选一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