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6年,清政府颁布法令,严禁“商民船只私自下海”,规定“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并严惩一切“私下诸番互市者”。这一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
A.沉重打击了海外航运业的发展
B.使清政府直接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C.使我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D.导致沿海商民的经济收入锐减
《春秋谷梁传》记载:“初者,始也。……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文献中的记载说明
A. 土地国有制度被废除 B. 实际承认土地私有
C. 法律上确立私田地位 D. 土地兼并开始出现
下列史料与史论对应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道光年间(1820~1850年)湖丝出洋,其始运至广东,其继运至上海。七里(村)所产丝尤著名,出产既富,经商上海者乃众。……镇之人业此因而起家者亦不少。”这反映了
A. 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 五口通商客观上刺激了湖丝对外贸易
C. 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
D. “海禁”政策使湖丝只能经广东出口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发展。这“三次热潮”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是
①冲击了封建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②资产阶级维新和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③彻底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④为民主主义革命准备阶级基础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这反映了
A. 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
B. 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
C. 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
D. 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