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中财委在《关于制定1951—1955年度恢复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经济国家计划方针的指示》中指出:五年内禁止在上海再建设大规模的企业。这一指示
A. 表明私人资本抵制工业化
B. 造成上海工矿企业的衰败
C. 适应国家经济重心的转移
D. 适应国家工业布局的调整
1938至1940年间,上海、汉口、南京三地内迁四川等西南地区的民营工厂数分别是104家、90家、10家,包括了冶金、机械、电气、化学等工业。这些内迁企业
A. 平衡了地区间发展差异
B. 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
C. 避免了时局造就的破产命运
D. 为持久抗战提供了保障
“买办”一词,明代专指对宫廷供应用品的商人;清初专指为居住广东商馆的外商服务的中国公行的采买人或管事人。鸦片战争后,废止公行制度,外商乃雇选当地中国商人代理买卖,沿称买办。以下与之相关评价,正确的是
A.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基本要求与买办一致
B. 中国的近代化客观上因买办的出现得到了推动
C. 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买办
D. 帮助西方列强进行军事侵略是买办的主要任务
近代中国关税、盐税、借款等,均存于外商银行,中国对外各种借款及赔款本息的收付,完全须经由外商银行。这一现象体现了
A. 中国的财政命脉被列强所控制
B. 中国金融市场的混乱无序
C. 中国税收政策日益近代化
D. 大量中国资本参与国际投资
有位印度学者就中印两国1870——1952年之间国内生产净值的增长率(%)做过粗略估算,得出如下的比较数字:
年代 | 中国 | 印度 |
1870——1914 | 1.0 | 1.5 |
1914——1933 | 1.7 | 1.4 |
1933——1952 | 0.9 | 1.0 |
1870——1952 | 1.1 | 1.4 |
导致这一时期半殖民地中国增长速度慢于殖民地印度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 中国长期处于战乱和动荡中
B. 英国扶植印度经济发展
C. 中国政治制度落后
D. 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重要企业,其章程规定:将股份较大之人公举入局作为商董,在主要港口协助商总经营业务。这段材料反映了
A. 洋务民用企业管理权由商董控制
B.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引进西方管理模式
C. 洋务民用企业的所需资金主要来自民间资本
D. 近代企业制度在洋务民用企业中有所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