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是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刺史
D. 太尉
唐太宗时期,假设某地因为蝗灾导致民众受灾严重,粮食严重短缺,政府为了扶贫救灾,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
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
学者许倬云指出:“周代是中国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这个办法,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女婿,或者外甥,姐夫、妹夫,或者内兄、内弟,舅舅,阿姨。”这表明周代的政治特点之一是
A. 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
B. 按血缘宗族分配权力
C. 以婚姻关系来划分等级
D. 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商鞅变法后的秦国社会对婚姻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法律规范,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树立了政府与法律的权威,只有得到官府证许的婚姻才是合法的。如此强调官婚,便使婚姻更加规范化、严肃化,因而增加了离异的困难性,有利于个体小家庭的巩固。在婚姻生活中,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了以夫妻关系为核心的婚姻家庭关系,明确了夫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法律触及到了婚姻生活的方方面面,依法处理婚姻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秦社会对婚姻问题的法律规范稳定了婚姻家庭关系,维护了国家与社会的秩序,使建立在小家庭基础上的秦成就了灭六国、一统天下的伟业,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总之,秦社会对婚姻问题的法律规范虽谈不上全面系统,却有着开创性的历史意义,为后世处理婚姻问题、规范婚姻行为、协调婚姻关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摘编自刘举《商鞅变法后秦社会对婚姻问题的法律规范》
(1) 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后秦国婚姻关系法律规范的内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后婚姻问题的法律规范对秦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或者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一些人为设计的、型塑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从而,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领域里交换的激励。制度变迁决定了人类历史中的社会深化方式,因而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制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是无可争议的。不同经济的长期绩效差异从根本上受制度深化方式的影响,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摘编自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 观点明确、合理;史论结合。)
新航路开辟以来,真正意义的全球化开始,人类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东西方国家的命运迥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的时代虽然是由葡萄牙人开始的,但主要部分是由西班牙完成的,……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国家行为的意义是非凡的。地理大发现使本来相互隔绝的世界各地联系起来,在东西对抗中长期处于劣势的西方从此开始对东方占据优势,并最终奴役东方。
——摘編自唐晋主编的《大国崛起》
材料二 不结盟运动于1961年在贝尔格莱德成立,25个国家参加了其第一次会议,贝尔格莱德会议的关键政治内容是强调成员国的团结,警告超级大国不要把冷战带入第三世界当中,并呼吁所有的国家不要将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文安立《全球冷战》
材料三 在当前世界政治经济错综复杂,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经济金融风险高发,地缘政治更加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高分化日益严重,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的背景下,全球面临着“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普遍困惑,……习近平主席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之光,照亮了人类发展前程,在全球范围形成强大的感召力。
——摘自胡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个大国的思想贡献》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是葡萄牙人开始的,但主要部分由西班牙完成”其中“开始”和“完成”各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分)当时西方奴役东方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是什么? 其奉行的宗旨是什么?70年代提出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它的兴起有何意义?
(3)据材料三指出习近平主席针对当前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提出什么思想? 这一思想的提出有何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