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汉书》等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体制最尊。啬夫职听讼及赋税,其权尤重,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的。这体现了
A. 汉代未真正实现统一
B. 郡县制未广泛推广
C. 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
D. 啬夫由中央任命
从九卿到六部的变化表明
A.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进
B. 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C. 世卿世禄向科举取仕的转变
D. 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
秦统一后,全国“文字异形”,秦始皇指定官员进行整理,“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统一了文字。下列对此举措评价合理的是:
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②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③有利于实现文化专制
④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播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赵翼《廿二史札记》载:“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材料反映了( )
A. 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B.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C. 贵族政治遭到破坏 D. 察举制度逐渐形成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晋昭侯封桓叔(昭候之叔)于曲沃。师服预言:“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今晋,甸侯也,而建国。本既弱矣,其能久乎。’”师服意在
A. 离间宗亲关系
B. 维系统治秩序
C. 取消分封制度
D. 建立中央集权
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该学者揭示了
A. 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B.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D.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