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7月18至19日,铁托(南斯拉夫)、纳赛尔(埃及)、尼赫鲁(印度)在南斯拉夫的布里俄尼岛举行政治会晤。7月20日,3国领导人发表一项《联合声明》。《声明》反对把“世界分成强有力的国家集团”,提出“应该建立世界规模的集体安全”,“应该继续并且鼓励奉行不同政策的各国领袖之间的接触和意见交换”。这表明
A.不结盟思想的形成和不结盟运动的酝酿已经出现
B.不结盟运动已经形成
C.不结盟运动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发展起来
D.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励学篇》记载:“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说明当时已经形成“读书高贵,读书是进身之阶,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的观念。最能体现这种观念的制度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下图是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收藏的一块砖,此砖正面以凸线划分为12个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被推测为秦代遗物。砖文“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这一遗物印证了秦朝( )
A. 是大一统的王朝
B. 没有自然灾害
C. 人民的生活富裕
D. 社会安定团结
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该誓词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
A. 辛亥革命 B. 国民大革命 C. 土地革命 D. 抗日战争
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 进行工农武装割据
C. 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D.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