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墨子说:“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一理想一旦被社会接受,...

墨子说:“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一理想一旦被社会接受,必将

A. 打倒封建阶级

B. 加速社会流动

C. 推动士阶层兴起

D. 保障社会平等

 

B 【解析】“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代表着人人都有机会做官提升自己的地位,那么就不存在所谓的贵族势力集团,每个人的地位都随时可能受到挑战,因此加强了社会流动,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与此无关;C选项说法错误,各个阶层都会得到发展,不仅仅是士阶层;D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真实含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表。这一变化反映了

朝代

夏商周

秦汉

魏晋

宋元

称谓

臣、人、众、野人

夫、仆

田客、部曲

佃客、庄客、农户

 

 

A. 农民对地主和国家的依附关系的松弛

B.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强化

C. 士大夫阶层不断丧失对土地的占有权

D. 自耕农阶级在曲折中渐趋发展壮大

 

查看答案

董仲舒在其文章《高庙园灾对》中,用灾异观念解释辽东高庙和长陵高庙殿火灾的原因,遭到主父偃的告发,董仲舒差点被杀。据此可知,董伸舒的灾异观念意在

A. 借助天来限制君权

B. 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C. 阐述君权神授思想

D. 巩固儒家正统地位

 

查看答案

庄季裕《鸡肋编》载:“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材料反映当时

A.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B.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 商业城镇逐渐兴起

D. 出现了地域性商帮

 

查看答案

明清两朝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作出详细的规定。这直接有利于

A. 规范官员行为,提高监察效率

B.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C. 完善监察体系,有效杜绝腐败

D. 行政与监察分权制衡

 

查看答案

在陏和唐初,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每日上午在政事堂(设于门下省)共同商讨国家大事,午后各归本省处理本职工作。由此可见,隋至唐初

A. 实行三省六部制

B. 决策与行政分离

C. 实行集体宰相制

D. 决策权归门下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