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自孔子没,微言中绝。学者溺于见闻,支离糟粕,人持异见,各信其说……呜呼!学不本...

“自孔子没,微言中绝。学者溺于见闻,支离糟粕,人持异见,各信其说……呜呼!学不本诸心而假诸外以自益,只见其愈劳愈弊也矣。”这一一感慨,意在主张

A. 格物致知

B. 反省本心

C. 心外无物

D. 存天理,灭人欲

 

B 【解析】根据题干“学不本诸心而假诸外以自益,只见其愈劳愈弊也矣”可知主张学本于心,不假外求,显然是对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等渐进功夫的批判,表明反省本心,故B项正确。该主张强调反省本心,就是批判格物致知,故A项错误。心外无物强调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与材料强调反省本心不符,故C项错误。存天理,灭人欲是理学家的道德标准,与题干强调反省本心不符,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研究者撰文指出,在现代儒学研究史中,一般看法是把王学(即王阳明心学)作为程朱理学的对立面,这种看法掩盖了理学发展过程中的很多实情。实际上,王学是有元以来在“合会朱陆”的趋势下产生的,黄宗羲也称其“范围朱陆而进退之”。作者认为“王学”

A. 主要是上承陆九渊学说

B. 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

C. 对朱陆的思想兼有承袭

D. 与程朱思想具有一致性

 

查看答案

宋代学者程颐称:“后来学者多耽(沉溺)《庄子》。若谨礼者不透,则是他须看庄子,为它极有胶固缠缚,则须求一放旷之说以自适。譬之有人于此,久困缠缚,则须觅一个出身处。”这一论断反映出

A. 当时社会价值观的混乱

B. 社会动荡,学士心灵空虚

C. 儒释道思想的碰撞融合

D. 儒学独尊束缚了士人思想

 

查看答案

“夫民者,虽愚也,明上选吏焉,必使民与焉,故士民誉之,则明上察之,见归而举之,故士民苦之,则明上察之,见非而去之。故王者取吏不妄,必使民唱,然后和之。故夫民者、吏之程也。”材料观点

A. 反对君主专制

B. 主张天下为公

C. 体现民本思想

D. 推崇官僚政治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墨学则不啻为世卿制度之反动”。其论据是墨学提倡

A. “尚贤”

B. “节俭”

C. “非攻”

D. “兼爱”

 

查看答案

下面字匾中的题词出自(战国)秦哀公之口。这一认识的形成从侧面反映出

A. 中央集权的破坏

B. 士人群体的崛起

C. 官方教育的发展

D. 君主专制的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