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武帝时,任用品级低下的少府尚书处理奏章,参与内朝事务。魏晋时期尚书职权不断扩大...

汉武帝时,任用品级低下的少府尚书处理奏章,参与内朝事务。魏晋时期尚书职权不断扩大,尚书令日益尊贵,又新设立中书省、门下省。隋唐时期,尚书省成为重要的行政机关。这一变化体现出

A.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B. 尚书省长官拥有部分决策权

C. 相权被君权侵夺与复位

D. 尚书从位卑权重到位高权轻

 

C 【解析】材料表明,汉武帝时期实行内外朝制度,削弱了丞相的权力,魏晋隋唐时期尚书省的权力逐渐扩大,丞相权力扩大,由此可知C符合题意;材料涉及的是中央机构的调整,没有涉及地方问题,A不正确;古代中国最高决策权均掌握在皇帝手中,B不正确;材料表明隋唐时期尚书省权力较大,D“位高权轻”说法不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十四孝》记载: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被荐举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A. 科举制

B. 察举制

C. 刺史制度

D. 九品中正制

 

查看答案

西汉文景两代相继执行的“以亲制疏”和“众建诸侯”之策,使王国数目增多,疆城缩小;景帝悉收王国支郡以属中央,又使汉郡数目激增,至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共有王国二十五(西汉一代王国最高数),汉郡四十三。文景两代的政策

A. 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解决了“王国问题”

C. 废除了郡国并行制    D. 调整中央行政体制

 

查看答案

《韩非子•显学》云:“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求贤于他国的情况也相当常见,特别是秦国,尤以善于使用外来的客卿著称。以上现象反映了

A. 封建制下等级观念破坏殆尽

B. 任人为贤逐渐成为战国时期的普遍现象

C. 封建官僚政治制度自此确立

D. 抑制旧贵族势力成为这一时期中心任务

 

查看答案

《史记》《汉书》凡提及汉朝制度,不管是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学术,必首标汉承秦制,如“汉因循秦制而未改”,“汉承秦制”,“汉初因秦法”,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说明秦汉时期

A. 官方意识形态一致

B. 政府注重强化思想控制

C. 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发展

D. 社会演进趋势相同

 

查看答案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

A. 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B. 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

C. 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

D. 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