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韩非子》:“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

《韩非子》:“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越受鼓励)。”从人才选拔角度来看,这种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A. 诸侯混战,群雄割据

B. 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C. 卿大夫的崛起

D. 士阶层的崛起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题干中主要阐述了“宰相”“猛将”的来源,以及“有功者”均会受到鼓励,均反映了士阶层的崛起,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代,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时期,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瓦解,诸侯割据,社会动荡不安,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初步发展,阶层上,由于诸侯争霸的需求,士阶层崛起卿大夫阶层没落,士阶层崛起并受重用,据此分析可知D、符合题意。AC偏离题旨,B与题意无关,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福建抗倭名将谭纶(1520-1577)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这表明谭纶主张

A. 清除倭寇残余势力

B. 开放海禁政策

C. 对福建人剿抚并重

D. 采取富民政策

 

查看答案

李伯重教授的《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年)》指出1550年开始(明朝的嘉靖年间),到万历年间,再到清朝的前期,我国出现早期工业化。我国的早期工业化

A. 成功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B. 主要的生产方式表现为官营手工业

C. 促进了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经营

D. 拓宽了江南工业化地区农民收入渠道

 

查看答案

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B. 统治者的偏好

C. 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D. 商品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唐代《耒耜经》中记载的曲辕犁,构造更加复杂和完备,由犁底等11个部件组成,已能根据需要进行深耕和浅耕,以及调节耕地的宽窄,操纵便利。这种记载表明

A.古代农业注重精耕细作

B.封建政府重视农业科技

C.重农抑商政策深入人心

D.农业动力发生深刻革命

 

查看答案

在清朝145个出任军机大臣的人当中,满人有72人,汉人有64人,另有3个汉军旗人,6个蒙古人。在军机大臣之下是32个章京——16个汉人和16个满人,他们轮流值班,一半值昼班,另一半值夜班,负责日常管理和文牍事务。材料说明

A. 汉人与满人实现权力平衡

B. 汉人能进入中央政府核心

C.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D. 官员权力与皇帝的亲疏成正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