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25年,世界第一条铁路在英国通车。1876年,英国公司在上海修建吴淞铁路,遭到沿线破产农民和搬运工的反对,最终由清政府赎回拆毁;1879年李鸿章为了将唐山开平的煤炭运往天津,奏请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铁路,因顽固派提出“火车烟伤禾稼,震动陵寝”,铁路“为祖宗所未创,应立予停止,以维国本顺舆情”,而不得不缩短铁路,仅修唐山至胥各庄一段,并由骡马牵引车辆。甲午战后,列强大肆掠夺中国的“筑路权”,全国相当数量铁路被外国人经营控制。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计划修筑十万英里铁路,但当时军阀混战的形势下,这些铁路建设规划不可能得到实施。直到1949年,全国名义上有铁路21810公里,实际勉强维持通车的仅11000公里,并且主要集中于中东部地区,广大西北西南分布极少。
——摘编自郝瀛《中国铁路建设》
材料二:新中国“一五”计划初期,曾主张基础建设第一,把新建铁路放在首位,由于运量增长迅速,既有铁路运输能力逐渐不能适应,局部地区发生堵塞,从而修改“一五”时期铁路建设的指导思想为: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对现有铁路进行技术改造,同时逐步扩大铁路运输网,继续改善铁路的经营管理,并相应地培养铁路建设人才。一五计划强调主要依靠本国技术力量,不能有依赖于苏联的想法。经过“一五”期间的建设,铁路面貌焕然一新,宝成铁路、鹰厦铁路等相继建成通车。到1957年底,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9862公里,比1952年增加22%,支离破碎的铁路网连成一个整体,新建铁路项目全部得以落实。
——摘编自李远富《铁路规划与建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特点并简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期间中国铁路发展的状况,并说明该时期铁路发展的意义。
《上海新报》曾登载:“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以上可看出其创办的目的是
A. 娱乐大众
B. 传播商业信息
C. 宣传政治主张
D. 报道国内外大事
2010年5月27日,以“移动互联网的亚洲机遇”为主题的全球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召开。如果你作为一位记者采访主持人的问题是“你同意把互联网比喻为全人类的大脑的说法吗?”你得到的答案可能是
①互联网能够使信息的及时反馈得到实现
②用户可以在网上在询所需要的资料
③互联网可以代替人脑进行一切活动
④电脑可以代替人脑进行高水平的脑力劳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018年夏,俄罗斯将举行世界杯比赛。最佳的欣赏方式是
A. 电影
B. 电视
C. 广播
D. 报纸
中国近代交通工具不断进步。下列不属于交通领域变化趋势的是( )
A. 从国外传入走向自主制造 B. 从封闭保守走向方便平民
C. 向海陆空立体发展 D. 向机械牵引力演进
下表是1895-1911年近代中国铁路修筑状况图,它反映出
类别 | 比例 |
中国人自己建筑的铁路 | 14% |
中国依靠贷款修筑的铁路 | 40% |
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 | 46% |
A. 交通改善必须有外资输入
B. 国人对投资新式交通没有兴趣
C. 中国交通近代化开始起步
D. 中国铁路修筑权的大量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