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是温家宝的执政理念,也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某一学派的思想与主张。下列各项中符合该学派观点的是
A. “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B.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C.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D.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一亩三分地”是老北京人口中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意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其来源与先农坛皇帝“亲耕”藉田有关。明清两代,每年仲春亥日,皇帝都要到先农坛行祭农耕藉之礼,其“亲耕”的地块面积恰好是“一亩三分”。皇帝“亲耕”反映了中国古代
A. 敬天法祖的宗教观念
B. 家国一体的国家理念
C. 以农为本的治国思想
D. 笼络士子的文化政策
《吕氏春秋·任地》载:“五耕五耨(锄草),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滋润的土壤)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害虫)。”这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A. 精耕细作
B. 男耕女织
C. 铁犁牛耕
D. 土地私有
汉人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批评先秦某一思想流派的严酷与冷峻,“不别亲疏,不殊贵贱……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这一流派是
A. 儒家 B. 墨家 C. 法家 D. 道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先秦时期有思想家主张“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人,有能则举之。”该思想家是
A. 孔子 B. 墨子 C. 老子 D. 韩非子
“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庆赏……则上尊而不侵。”材料代表的思想流派所持的治国理念是
A. 以德治国,反对刑罚
B. 以法治国,厉行赏罚
C. 无为而治,崇尚自然
D. 兼爱非攻,提倡节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