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
抱孙带黄犊,但看翠浪舞。”诗中所咏工具
A. 是开沟播种结合的耧车 B. 是可以调节深浅的曲辕犁
C. 是鼓风冶铁的工具水排 D. 是不需人力而自转的筒车
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设置专门机构垄断食盐经营。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这一变化表明
A. 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
B. 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
C. 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
D. 富商大贾势力受到抑制
秦汉时期,官营手工业实行“物勒工名(将器物制造者的名字刻在器物上)”制度,几乎涵盖了当时各个手工业部门。这实际上反映了
A. 官营产品的盗卖严重 B. 官营产品难以保证质量
C. 官营生产的管理严格 D. 国家注重垄断市场经营
唐诗名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描绘的是
A. 我国古代精湛的青铜铸造技术
B. 唐代越窑青瓷的美丽色彩
C. 丝织业的一种绿色丝绸的出现
D. 著名的唐三彩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是民间传说“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春龙节”,人们用许多美食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从节日的起源看,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 )
A. 宗教习俗 B. 农业生产 C. 祭祀祖先 D. 纪念庆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交换的发达,促进了货币流通量的增加。北宋除铜、铁钱外,金银也作为半流通性货币,租税的征收、官俸的发给和对外贸易都使用银两。北宋的铜钱尽管铸造得比过去多,但“钱荒”却十分严重。为此,政府规定四川等地只能用铁钱流通。由于携带不方便,10世纪末,成都出现了所谓“交子铺”,发行纸币代替铁钱。1023年,北宋政府看到发行交子有利可图,遂正式创立“交子务”,改交子为官办,以36万贯铁钱作准备金,定期发行,限额125万余贯,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洪武元年,明政府颁行“洪武通宝”。但由于铜钱的铸造受到铜料不足的限制,而且商贾也习惯于用元代的纸钞,铜钱的流通并不畅达。洪武八年,印造大明宝钞,禁止民间使用银子。但由于宝钞发行没有数量的限制,也没有兑换的机制,导致官府大力推行用钞作货币的同时,两浙、江西、闽广等地的百姓重钱轻钞,宝钞严重贬值,钞法难以推行。正统元年,政府“弛用银之禁”,下令南方部分不通舟楫的地方,可将赋税折算白银缴纳。至万历时期,要求各种租税都折银征收。民间白银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原来的“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的习惯也逐渐改变,人们在小额交易中也宁愿使用极为细碎的银子。
——《世界货币视野中明代白银货币地位的确立及其意义》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时期“交子”出现的原因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时期白银货币地位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宋、明时期货币流通的相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