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陈云在第二次全国财经会议上提出:“经济建设的投资,要规定这一条原则:对直接与战争有关的军工投资,对财政收入直接有帮助的投资。对稳定市场有密切关系的投资,这三者应该予以满足,除此之外,应加以削减。”当时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因素是
A. 抗美援朝战争的形势
B. 人民迫切要求改变重工业落后面貌的愿望
C. 50年代初复杂的国内外环境
D. 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的需要
周恩来在政协某次会议上指出:“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这里“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是指
A. 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
B. 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利用沿海工业
C.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转向城市
据《申报》记载,1896年杭州的通益公纱厂开建,“经丁绅丙、王绅震元等创办以来,其时风气未开,集资不易,故迭拨官款,以为提倡……”这表明当时
A.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蔚然成风
B. 官僚资本在中国开始出现
C. 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态度有所变化
D. 实业救国的思潮得到社会普遍认同
李鸿章在奏请设立轮船招商局时称:“各省在沪殷商,或置轮船,或挟资本,向各口装载贸易,俱依附洋商名下,若由官设立商局招徕,则各商所有轮船股本,必渐归并官局。”这说明设立轮船招商局意在
A. 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
B. 加强政府对市场垄断
C. 开创股份制企业模式
D. 与外商企业合作
19世纪80年代,广东南海发生了机工自发捣毁裕厚昌、继昌隆及其几家丝厂的风潮。对此,当时的南海知县认为机器缫丝工厂“以一敌十,较之实夺四万四千余人之生业。夫以一家殷商之攘利,而失数万家贫户之资生…自应永远勒停以安民业”。这说明当时
A. 垄断经营不利于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B. 奖励实业的政策在地方遇阻
C. 买办商人把持丝织品的外销 D. 传统的手工业与新兴工业存在冲突
两宋以来,民间流传“苏湖(今江浙地区)熟,天下足”的谚语;明嘉靖后,“湖广(今湖南湖北地区)熟,天下足”成为当时的普遍认知。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江浙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B. 经济重心转移至湖广地区
C. 江浙地区经济出现衰退
D. “海禁”政策大力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