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期,英法两国签约规定: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关税,法国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的关税,征收关税的商品减少到总数的30%,关税平均约为15%,这一做法
A. 体现了经济自由主义思想
B. 导致两国关税收入的大幅下降
C. 体现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
D. 缓和两国对殖民地的激烈争夺
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南部非洲的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等。其历史根源是( )
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全球商品流通
B.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
C.亚非拉美国家注重发展民族经济
D.三角贸易推动区域资源优势互补
威廉·伊斯特利和罗斯·莱文撰文称,欧洲人在殖民活动中非正式的规范和文化、法律规范、政治制度、具体的技术等,在塑造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任何地方只要存在欧洲人,无论人多人少,也不管他们来自欧洲什么地方,都会对经济绩效产生强大而积极的影响。该观点可以用来揭示
A. 殖民活动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B. 欧洲殖民者以传播先进制度和技术为目标
C. 欧洲殖民者活动在客观上有利于当地发展
D. 整个欧洲地区在当时处于世界最先进地位
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 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
B. 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
C. 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
D. 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
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
A.贸易通道的改变 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
16世纪最后几十年,对一名西班牙人来说,似乎现在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几乎能买到一只羊。而1500—1600年,小麦在英格兰价格上涨了425%,在法国涨了650%,在波兰则是400%。这种现象导致
A. 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B. 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
C. 封建地主的财富急剧增加
D. 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