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晚清的留日学生刊物多以省名命名,如《四川》《江苏》《河南》《江西》《新湖南》《浙...

晚清的留日学生刊物多以省名命名,如《四川》《江苏》《河南》《江西》《新湖南》《浙江潮》等,欧集甲在长篇文章《新广东》中提出“以广东之人,办广东之事,筑成广东自主之势,以健全全国自立之起点”。这一现象反映了

A. 辛亥革命后各省纷纷独立

B. 晚清时期留学生救亡意识强烈

C. 维新变法后各种思潮并行

D. 民主革命思想在各省广泛地传播

 

B 【解析】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晚晴”、“以广东之人,办广东之事,筑成广东自主之势,以健全全国自立之起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留学生中普遍存在国家救亡的心态,因此B项正确;材料不能得出各省独立的信息,A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各种思潮的变化,C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D不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1850-1940年间南方沿海某乡人口变动统计表(单位:人)

时期

迁出

他乡种田

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

出国从事工商业

1850~1879年

72

15

49

8

1880~1911年

156

0

118

38

1912~1940年

473

0

77

396

 

 

这反映出该地

A. 人口辽徙流动频繁

B. 民族工业得到较大发展

C. 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D. 社会经济转型明显加快

 

查看答案

清初学者颜元认为:“令天下之学校皆实才德之士,则他日列之朝廷者皆经济臣。”这一观点

A. 开创了经世致用的新风气

B. 强调学校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C. 认为人才主要是为朝廷服务

D. 反映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

 

查看答案

宋应星在崇祯十年(1637年)为其《天工开物》所写的初版序中称:“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微宦商衡游蓟北,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

A. 商品交换发展较快

B. 手工业生产繁荣

C. 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D. 交通工具的发达

 

查看答案

在东北,以粟末靺鞨为主体的渤海国,与唐朝往来非常频繁,在中原文明的强有力的影响下,社会经济如农业、蚕桑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有“海东盛国”之誉。材料主要反映了唐朝时

A. 形成了民族融合的高潮

B. 制度文明的先进性

C. 先进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

D. 社会经济出现繁荣局面

 

查看答案

商朝最后两位王竟将上帝的“帝”字用于王的名号,称为帝乙、帝辛,这直接反映了当时

A. 专制思想浓厚

B. 君权神授的观念

C. 统治者威望高

D. 人们敬畏大自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