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上海近代报纸开始于19世纪50年代,主要是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教会报纸。这些办给中国人看的教会报纸,主要是传教布道,报道宗教活动,也兼有宣扬西方政治制度、道德观念和炫耀科学文明的意图,带有殖民主义色彩。19世纪60年代后,外商报纸兴办和发展,逐步取代教会报纸,在上海独占市场。
材料二 在西方近代印刷术传入和发展过程中,随着西学东渐和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促使,中国近代印刷业出现了持续、高速发展的势头,吸引了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人及其资本的投入。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开办的《申报》馆了。前已述及,英商美查来中国经商,始作洋布和茶叶生意,因经营不善而无利可图,遂欲改弦更张,另谋他业。当时见报业兴隆,便同他的朋友伍毕特(Cowed Word)、普莱亚(W.B.Pryer)、麦基洛(J.Mackllap)集资白银1 600两,购买了铅字及印刷设备,办起了声名显赫的《申报》馆。美查创办的《申报》馆,除《申报》外,还印刷了《申报馆聚珍版丛书》。丛书分正、续、余三集,收书多达二百种。
材料三 下图为《申报》馆外景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50年代出现的外国人办报热主要涉及哪些人?办报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办报人的身份有什么变化?1872年《申报》载文说:“庶几留心时务者,于此可以得其概。而出谋生理者,于此亦不致受其欺。此新闻之作,固大有益于天下也。”由此推断《申报》的内容应该有哪些特色?
(3)根据材料三,分析《申报》馆的建筑特点,并分析出现该建筑风格的原因。
战国初年李悝为魏相,颁行“尽地力”的教令,指出治田勤谨与否会直接影响粮食的产量。荀子也认为,如好好种田,可以亩产“数盆”,等于一年收获两次。这两则材料都表明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重视( )
A.扩大耕地面积 B.一年多熟制
C.增加从业人口 D.精耕细作
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223米的胡佛水坝(下图)宣告竣工,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的直接目的在于
A. 促进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B. 促进农业发展以摆脱经济危机
C. 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D. 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近年以来,社会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渠道。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 )。
A.电影 B.电报
C.报刊 D.电话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 )
A.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B. 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
C. 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 D. 以保护生态和环境为前提
美国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里的著作《根》。书中讲到18世纪60年代,西非少年昆塔在独自外出时,被白人抓走,与其他黑人一起被贩卖到美洲。上述情景反映了
A. 圈地运动
B. 黑奴贸易
C. 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