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农村十六条”指出:“人民公社社员的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它附属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它们的助手。”中央制定这一政策是为了
A. 打破“大锅饭”,实行按劳分配
B. 减轻农民负担
C. 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D. 改革经济体制
用“春天”来形容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A. 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一块小田里精耕细作
B. 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
C. 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特别引人注目
D. 充满幻想与希望的海南省,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创办了大生纱厂,他通过刘坤一(时任两江总督)将湖北官纱局存沪未用的纱机以20400锭领回,作价25万两,作为官股,“按年取息”;当时工人工资较低,正、杂各税也较轻,企业经营顺利,利润优厚。这表明
A. 大生纱厂是一个官督商办的企业
B. 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基本消失
C. 民族工业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扶助
D. 股份制在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
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其中迈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第一步的经济形态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
A. 全球化的历史趋势
B. 西方文明具有强大的优越性
C. 自由、平等的精神
D. 西方文化尚未动摇中国政治制度
流行语是一个社会的“口头禅”,往往具有明显的时代印记。下列哪一选项中流行
语体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代特征
A.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放卫星、合作社、大锅饭、大跃进
B. 市场体制、知识经济、因特网、绿色食品
C. “个体户”、“万元户”、“一国两制”、“中国特色”
D. “申奥”、“入世”、“和谐社会”、“就业”、“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