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三世纪写成的《吕氏春秋》中,有《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专门讲述“农家之言”。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吕氏春秋》是专业的农学著作
B.注意总结农业生产经验
C.战国时期农业科学体系已经形成
D.百家争鸣已经接近尾声
人们常把做事不分轻重主次称为“本末倒置”。在中国古代,统治者的经济思想中“本”是指( )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D、海外贸易
《三字经》里有“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几句。中国人最早培植“六谷”、养殖“六畜”的时代是( )
A.原始社会末期 B.西周时期 C.战国时期 D.明朝时期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明代统治者对廷议是非常重视的。在宣德以前,每有大事,皇帝辄与群臣面议,面议结果传旨施行。廷议大臣此前对廷议内容不得而知,不能很好地建言献策,同时还规定“官民建言,六部尚书、都察院、六科给事中会议奏闻”,在这种情况下,每遇大事各职能部门往往议而不决。基于此,明孝宗规定“府部会议,限半月报上。应急议者,限五日”。嘉靖八年(1529年),明世宗采纳兵部尚书李承勋的建议,“宜及未议前,备条所议,布告与议者,俾先谂其故.然后平心商质,各尽所怀,议苟不合,听其别奏,庶足尽诸臣之见,而所议者公”。此后,“凡事机重大,会官拟议,先备揭帖,送该议官,人各一本。如紧急,亦略先送传看毕,方才请会”。
——整理自《明代的廷议制度》
(1)根据材料,指出明代廷议制调整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明政府的对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廷议制调整的积极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作为本体论意义上的“传统”,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世代相传的文化”。传统之“统”体现着古往今来人类文化的根脉与连续性,同时又在“传”中必然地历经各种变迁与考验,并与不断成长的现代性在相互借鉴中表现自身和熔铸新生。
现代性就是社会不断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变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产生自己相应的新传统。“传统”相对于“现代”才体现出自身作为传统的意义,“现代”是因为有相应的“传统”才显示出自身4作为现代的蕴含。正是有了“传统的发明”,也就有了“现代的成长”。
——摘编自郑杭生《论“传统”的现代性变迁》
结合材料,围绕“传统与现代”提出一个具体观点,并运用中国历史相关史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观点,阐述须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6世纪开始到18世纪,英国乡村地区普遍出现了家庭工业,经历了乡村工业化。它是在借助乡村丰富的原料来源、有利的自然动力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各地乡村工业包括毛纺织、棉麻纺织、服装、酿酒、粮食加工、皮革加工制作、玻璃、造纸、建材、制陶、冶炼、金属制造、采煤、制盐等。1520年乡村农业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6%,到1600年约占70%,1700年约占55%,1750年约占46%。18世纪初,像伯明翰这样的工业集镇、乡村集市和小城镇在英格兰有700个左右。
——摘编自孙立田《工业化进程中的英国乡村改造》
材料二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乡村凋敝,以“改造乡村,改造中国”达到“民族自救”为目的的“乡村建设运动”兴盛。其中典型的有:晏阳初领导的注重农民教育、加强农村合作的定县模式;梁漱溟发扬儒学精华、唤醒农民内力的邹平模式;高践四开创的农业技术与教育并重的无锡模式;民族资本家卢作孚发展实业推动城镇化的北碚模式。而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为代表,坚持以平分田地、减租减息作为解决农村问题的根基,将土地革命与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不少乡村建设运动遭受挫折。新中国建立后,农村建设不断探索,取得新的发展。
——摘编自王景新《乡村建设思想史研究脉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乡村工业化兴起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乡村建设的特点,并说明近代中国乡村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