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诗中的“新潮”是

A.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 五四运动爆发

C.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兴起

 

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北极下来的新潮”“ 由近东卷到远东”说明发源的国家地理位置靠近北极地区,处于近东,“民国七年”是指1918年,”由此判断应是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选择A项。B是在1919年,C是在1921年,D是在中共成立初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9年11月16日,“侬好”,美国总统奥巴马一句美国版“上海话”,作为开场白与数百名上海大学生开始了对话。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这句美国版“上海话”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上海在中美关系中的开创性地位,下列事件中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 中美关系开始正式建交

B.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召开

C.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 浦东新区的积极开发

 

查看答案

1982年3月26日,中国外交部发表了一个只有三句话的声明:“我们注意到了苏联勃列日涅夫主席在塔什干发表的关于中苏关系的讲话。我们坚决拒绝讲话中对中国的攻击。在中苏两国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我们重视的是苏联的实际行动。”从这个声明中,你能得到的关于中苏关系未来发展的最重要的信息是(  )。

A.中国的外交政策将进行重大的方向调整

B.对抗了多年的中苏关系有可能发生变化

C.中国的外交重点由意识形态的争论转向国家利益考虑

D.中苏关系开始恶化,中国坚持拒绝苏联对中国的攻击

 

查看答案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这五项原则出自

A. 新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中

B. 日内瓦国际会议上

C. 新中国与周边国家建交过程之中

D. 万隆会议上

 

查看答案

1949年2月,毛泽东同米高扬谈话时曾说:“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家庭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这实际上是哪一外交方针的萌芽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一边倒”

D. 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查看答案

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出席了国际会议(日内瓦会议)并在会议期间发挥积极作用。“积极作用”是指(  )

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促进会议采纳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推动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D.促成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