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服虔撰《通俗文》描述古代某一农具曰: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合一垅,横恍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据此判断此农具应为
A. B. C. D.
南宋初期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末江南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材料表明从南宋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
A. 集约经营的出现 B. 精耕细作的传承
C. 单位产量的提高 D. 勤俭精神的发扬
下图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生产工具,其中涉及动力革新的有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 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C.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 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20世纪50年代中期,聂荣臻被确定为领导新中国科技工作的负责人。他亲自参与领导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并向中央军委建议:研制少量的导弹、核武器,以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核讹诈。聂荣臻认为:我们要在科学技术上赶上发达国家,应该迅速掌握世界科学技术现有的成就,避免不必要地从头研究国外早已解决的问题、走弯路。越是强调自力更生,越应该注意学习和掌握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否则将浪费许多时间和力量。聂荣臻结合革命战争年代组织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将“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用于科学技术工作,对“两弹”技术攻关。“两弹”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其威慑力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自邵青文《聂荣臻与中国国防科技建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聂荣臻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历史意义。
【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18年夏,战事对同盟国越来越不利。虽然奥匈帝国国内的少数民族领导人一直对哈布斯堡皇帝保持忠心,但此时他们不得不考虑他们自己的利益了……对他们来说也是脱离旧的帝国的时刻,接受协约国所宣扬的民族主义是必走的路了。此时的奥匈帝国已经无法将这众多民族联合在一起了。其他成员也对帝国丧失了信心:经济发展已经停止,新的经济发展的希望也消失了,战时许多战前在奥地利部分引入的开放政策被取消,这使社会主义者非常气愤。在这些条件下极端民族主义者获得了许多支持者。1918年9月和10月,一系列地区宣布独立。1918年11月3日奥匈帝国与协约国达成停火协议。
战争的结束也是奥匈帝国的终止。对战胜国来说,按照伍德鲁•威尔逊宣布的十四点计划奥匈帝国分裂为许多民族国家是必然的事。值得注意的是分裂奥匈帝国并非协约国的战争目的,这个建议一直到战争后期才获得支持。相反的,许多人认为奥匈帝国的分裂并不解决当地的民族问题,而只是使得这个地区更加不稳定。
——摘编自《没落的帝国:奥匈帝国的瓦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成奥匈帝国瓦解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一战后战胜国对奥匈帝国的处理产生的主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