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汤因比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他意在强调工业革命
A. 推动了自由资本主义的产生
B. 改变了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
C. 打破了传统社会的阶级结构
D. 引起了生产和生活方式变化
下表是19世纪初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统计(部分),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发明者 | 职业 | 国别 | 发明成就 |
史蒂芬孙 | 煤矿工人 | 英国 | 蒸汽机车 |
瓦特 | 机械修理 | 英国 | 改良蒸汽机 |
阿克莱特 | 理发师 | 英国 | 水力纺纱机 |
A. 英国已经确立了“世界工厂”
B. 英国完全垄断了新发明成果
C. 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
D. 发明成果领先于世界水平
1927年8月,毛泽东在《湖南暴动大纲》中提出:“要在湖南形成一师的武装,占据五、六县,形成一定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由此可知,毛泽东
A. 已预知了秋收起义的失败
B. 最早提出了关于土地革命的主张
C. 意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D. 已经萌发“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乃留学生的发踪指示,哥老会的摇旗呐喊,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我们虽赞成他们的主义,却不曾活动,他们也不用我们的活动。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可见,辛亥革命
A. 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B. 推翻了多年的封建制度
C. 极大地提高了国民意识
D. 思想启蒙有一定成效
鸦片战争前,太湖地区的传统蚕桑业生产过程有植桑、育种、养蚕、锻丝及丝织五个工序阶段。大都由蚕农在家庭内部统一经营。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蚕种制造、养蚕、缫丝等环节独立开来,成为独立的生产行业。这一变化说明
A. 太湖地区的蚕桑业走向衰落
B. 近代农业摆脱了半殖民地的特征
C. 太湖地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 近代农业生产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1820年,在美国国会讨论密苏里加人联邦问题的时候,南北双方又发生了争吵。后来,南北双方签订了一项协议:密苏里作为蓄奴州加人合众国,但从马萨诸塞州划出一个缅因州,作为自由州加入合众国。美国设立缅因州目的在于
A. 消除大小州之间的矛盾与分歧
B. 平衡南北双方在参议院的席位
C. 确保北方在众议院的优势地位
D. 维护三权分立的共和政治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