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骨吏之铸,底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这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主要观念是
A.重视积聚财富 B.追求功名仕途
C.土地贵于一切 D.期盼生活自足
明朝洪武十二年规定:“农家许着绸纱绢布,商贾之家,止许着绢布。如农民之家,但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许穿细纱。”这反映了当时
A.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 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C. 农民的生活水平已相对富足
D. 棉纱纺织技术的进步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 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 丝织业出现“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 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想寻找史实印证“明清时期中华文明出现了诸多新因素,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都有所体现”这一观点,他找到的经济方面最有力的证据是
A. 苏州机户“自行设机督造,雇匠织进” B. 临清“绅士商民近百万”
C. 吴江“游手之徙,十室而九” D. 汉口“人烟数十里,贸户数千家”
下列材料描绘的现象出现于宋代的是( )
A. 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B. 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C. 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
D.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在明清时期佃农交租要用银或钱,商贸活动中大量使用白银,官员发俸也用银两。以上现象说明这一时期
A. 货币经济占据主导
B. 租佃制得到发展
C. 农耕经济高度繁荣
D. 经济趋向近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