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过渡时期,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这里的“道路”是指
A. 大力推行工业化 B. 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C. 实行“赶超”战略 D.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958年,全国基础建设投资总额为267亿元,比上年的138亿元增加97%,相当于“一五”期间投资总额550亿元的一半。这
A. 有利于重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B. 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体现
C. 为国家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 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从1961年1月到1963年6月两年半的时间里,在我国共有2600多万城镇人口被搞精简回乡或下乡,其中包括近2000万职工。其直接因素是
A.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结果
B. 国民经济政策调整的结果
C. “二五”计划建设的需要
D.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结果
下表是1949—1955年间国家向私营工业企业的油工订货和私营工业企业自产自销情况统计表。表中的比重变化
年份项目 | 1919 | 1950 | 1951 | 1952 | 1953 | 1954 | 1955 |
加工订货占总产值(%) | 11.88 | 28.83 | 42.71 | 56.04 | 61.84 | 78.53 | 81.69 |
自产自销占总产值(%) | 88.12 | 71.17 | 57.29 | 43.96 | 38.16 | 21.47 | 18.31 |
A. 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B. 说明私营企业经营已陷入困境
C. 表明私营企业的发展迎来春天
D. 说明国家对私营工业控制加强
中共八大指出,当前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两对矛盾的实质是
A.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B. 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C. 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
D.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
1950年中财委在《关于制定1951—1955年度恢复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经济国家计划方针的指示》中指出:五年内禁止在上海再建设大规模的企业。这一指示
A. 适应国家工业布局的调整
B. 表明上海工矿企业的落后
C. 适应国家经济重心的转移
D. 表明私人资本抵制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