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墨子说“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时艺,多聚菽粟而不敢倦也者,(重视农业...

墨子说“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时艺,多聚菽粟而不敢倦也者,(重视农业,以图多收谷物)何也?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材料表明战国时期

A. 土地兼并严重

B. 奴隶地位低下

C. 铁器牛耕得以推广

D. 农民劳动积极性随剥削方式变化而提高

 

D 【解析】根据材料 “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时艺,多聚菽粟,而不敢倦也者”可知农民为了生计不得不起早贪黑的劳作,反映出当时农民耕作积极性的提高。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剥削方式也不再是奴隶主强迫奴隶耕作,从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故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而且土地兼并是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经济才刚刚确立。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农夫自发的努力耕作,没有反映奴隶地位低下的问题,故B项错误。铁器牛耕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宜公十五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大的社会变革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 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 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 井田制在历史上消失

 

查看答案

“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为里里,出苗后,逐渐把垫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开沟载种。这是一种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早的裁培方法。这种农业生产技术所表现的特点是

A. 广种薄收

B. 少种多收

C. 精耕细作

D. 男耕女织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暴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 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

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材料二    明清故宫平面示意图(局部)


——赵翼《清史稿》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军机处名称和职权的变化。

(2)指出材料二图中 A 处建筑的名称。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选址乾 清门外隆宗门内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面我们已经看到,工人革命的第一步是使无产阶级转化成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

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俄国十月革命一直是学术界经久不衰的争论焦 点。其中关于十月革命的发生就有以下两种争锋相对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它的发生是历史 的必然,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必然产物;相反,另一种观点认为它只 是一个“偶然事件”,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巧妙地利用了当时的混乱局面发动的一次“成 功的政变”。

 

——根据闫俊《关于十月革命评价的几种流派》和高中选修 4、必修 1 教材改编

(1)写出《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间,并概括材料一的基本观点。

(2)您赞成材料二中哪一种观点?如果赞成前者,请举出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相结 合的具体表现三例予以证明。如果赞成后者,请以 1917 年俄国混乱的局势和布尔什维克党 的举措三例予以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 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 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今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 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只可照估价则例若干,

每两加税,不过某分。

 

 

材料二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

初八日(1842 年 9 月 12 日) ……至局阅江南钞寄合同,令人气短,我朝金瓯无缺, 忽有此蹉跌,至夷妇与大皇帝并书,且约中如赎城、给烟价、官员平行、汉奸免罪,公然大

书特书,千秋万世何以善后,不得为在事者宽矣。

——李兴沅《李兴沅日记》

(1)材料一所示条款应出自哪一条约?指出这些条款所反映的英国本质需求。

(2)概括材料二中李兴沅认为“合同”带来的危害,并简要谈谈你对其观点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