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朝诗人孟郊在《织妇辞》中曾有“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的诗句,而韦应物的《杂体...

唐朝诗人孟郊在《织妇辞》中曾有“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的诗句,而韦应物的《杂体五首》中有“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的句子。对比这两句诗,可看出

A. 丝织业不够发达,产量较少

B. 当时的丝织品主要供上层社会消费

C. 丝织品主要出口地中海等欧洲地区

D. 丝织品为织者自己所用

 

B 【解析】“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等字眼足以证明丝织品主要供上层社会消费,这些社会上层是不会考虑织者的辛苦的,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唐朝丝织业发达,产量多,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在材料中根本就体现不出来,不符合题意,排除;“自著蓝缕衣”等字眼足以证明丝织品并非为织者自己所用,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代地主积极向佃农有偿提供种子、农具、耕牛等生产资料,使佃农能够正常开展生产。“每种田人二名给借耕牛一头,犁杷各一副,锄、鍬、钁、镰刀各一件,每牛三头用开荒型刀一副。”“假牛犁、种食以诱耕者”“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获间,借贷赒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上述材料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 宋代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B. 宋代阶级矛盾开始平息

C. 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

D. 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

 

查看答案

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 农民生活艰辛    B. 土地兼并严重

C. 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 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查看答案

墨子说“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时艺,多聚菽粟而不敢倦也者,(重视农业,以图多收谷物)何也?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材料表明战国时期

A. 土地兼并严重

B. 奴隶地位低下

C. 铁器牛耕得以推广

D. 农民劳动积极性随剥削方式变化而提高

 

查看答案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宜公十五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大的社会变革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 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 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 井田制在历史上消失

 

查看答案

“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为里里,出苗后,逐渐把垫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开沟载种。这是一种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早的裁培方法。这种农业生产技术所表现的特点是

A. 广种薄收

B. 少种多收

C. 精耕细作

D. 男耕女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