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在德才方面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在德才方面有严格要求。汉武帝时期,逐步实行“独尊儒术”,改革选士制度,开创太学。唐代推行“重振儒术”的文教政策。宋太祖宣称“宰相须用读书人”,并规定:“进士须通经义,尊周孔之礼。”中央设国子监,招收“京朝七品以上子孙。”据统计,宋朝书院共有203所。长江流域占74.6%,珠江流域占21.53%,黄河流域占3.52%,民办多于官办。南宋朱熹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序。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一切军民利病,农工商贾皆可言之,唯生员不可建言”。“生员所作文章,不许妄行刊刻,违者治罪”。

——摘编自郭家齐《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满洲朝廷及旧时官制、军制等科,应由各书局自行修改。初等小学校,可以男女同校。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小学手工科,应加重视。中学以健全国民为宗旨。科目有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大学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分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规定“实业学校以教授农工商业之知识技能为目的”。

——南京临时政府《普通教育暂行办法》(1912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教育相比,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制度有哪些发展,并加以简要评价。

 

(1)特点:以儒家教育为主线;服务于政府选官取士;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地域间发展不平衡;形成了丰富的教育理念;政府严格控制学员思想言论。 (2)发展:废除旧思想内容,中西结合,注重多种学科能力的培养;打破性别歧视,实施公民平等教育;引进西方办学模式,形成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重视实践性,服务于农工商业经济。 评价:体现了教育近代化特征,适应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治建设的需要,是中国教育的一大进步。 【解析】(1)由“改革选士制度,开创太学”“重振儒术”“宰相须用读书人”“宋朝书院共有203所。长江流域占74.6%,珠江流域占21.53%,黄河流域占3.52%,民办多于官办”“唯生员不可建言”“生员所作文章,不许妄行刊刻”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可以归纳为:以儒家教育为主线;服务于政府选官取士;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地域间发展不平衡;形成了丰富的教育理念;政府严格控制学员思想言论。 (2)由“如有尊崇满洲朝廷及旧时官制、军制等科,应由各书局自行修改。初等小学校,可以男女同校。”“小学手工科,应加重视。中学以健全国民为宗旨”“实业学校以教授农工商业之知识技能为目的”“大学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可归纳为::废除旧思想内容,中西结合,注重多种学科能力的培养;打破性别歧视,实施公民平等教育;引进西方办学模式,形成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重视实践性,服务于农工商业经济。第二小问,可以答为:体现了教育近代化特征,适应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治建设的需要,是中国教育的一大进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联合国主要机构的会员国数量大幅增加,联合国大会的作用显著提高,美国代表指责这是“多数暴政”,甚至宣称愿意看到联合国会址从美国搬走。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

A. 民族独立国家的兴起

B. 世界多极化的形成

C. 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D. 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查看答案

托克维尔指出:“假如美国总统犯了叛国大罪。这时,先由众议院弹劾总统,接着由参议院宣布罢免他的职务。然后他才到陪审团出庭受审,只有陪审团可以剥夺他的自由或生命。”据此,托克维尔强调美国

A. 总统受到国会和法院制约

B. 三权分立体制已发展完善

C. 政治审判的程序较为严格

D. 最高司法权集中于陪审团

 

查看答案

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一方面通过给予资产阶级和上层中产阶级选举权,赢得了新兴社会阶层的忠诚;另一方面,成功地抵制了来自中下阶层的压力,令工人阶级的激进运动陷入孤立境地。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 民主政治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B. 工人的经济状况没有改变

C. 工业革命的开展助推社会进步

D. 社会阶层裂痕进一步拉大

 

查看答案

古罗马法规定,家父是家庭财产的唯一所有人,他不仅可以随心所欲地处置家庭财产,家子取得的财产不论来源,原则上均归家父所有。然而对于家子之债,家父却不一定有责代偿。这反映出古罗马法

A. 注重人伦关系的渗透

B. 突出男性成员的法律地位

C. 保留了野蛮的习惯法

D. 用血缘亲情维护共和体制

 

查看答案

“经毛泽东批准,在周恩来主持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从日本、西欧引进成套设备和技术,先后引进了84个项目,使用外汇2.7亿美元,填补了一些行业技术设备方面的空白。”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 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

B. 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C. 中西关系开始改善

D. 打破了西方的孤立封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