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如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这主要说明 时间 厂数(...

如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这主要说明

时间

厂数(家)

创业资本数(元)

工人人数(人)

1913年

698

330,824,000

270,717

1920年

1759

500,620,000

557,622

 

 

A. 第一次世大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

B. 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C. 近代民主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已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D. 中华民国的成立是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C 【解析】从表格数据中可以得出一战期间中国民族企业数量显著增加,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也随之壮大,这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创造了阶级条件,故C正确; A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排除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放松对中国侵略,是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D项表述错误,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0年代中共对苏区教育高度重视,当时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三字经》开篇即为“天地间,人最灵。创造者,工农兵。男和女,都是人。一不平,大家鸣”。这反映出当时苏区

A. 重视启发民众的阶级觉悟    B. 提倡恢复儒学传统教育

C. 推广白话文运动成就斐然    D. “左”倾错误影响基础教育

 

查看答案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说明

A. 中秋节源于西周礼制

B. 中秋节始于唐朝,盛行于宋

C. 中秋节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D. 自宋以后中秋节已与元旦齐名

 

查看答案

南宋陆游曾作诗云:“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这说明

A. 农业发展与传统历法结合

B. 文学创作与生活相联系

C. 文学作品呈现贵族化趋势

D. 农业生态环境开始关注

 

查看答案

宋太宗995年六月下诏指出:近年以来,民多转徙,应诸道州府军监管内旷土,并许民请佃,便为永业,仍免三年租调,三年外输税十之三。十二月的诏令强调“如将来增添荒土,所纳课税,并依原额,更不增加。”材料信息说明宋朝

A. 地方割据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B. 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C. 经济发展,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 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困苦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 国家管理制度化

B. 从人治到法治

C. 礼仪与政治分离

D. 为民主政治奠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