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北宋末年,在与西夏接壤的陕西四路和河...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北宋末年,在与西夏接壤的陕西四路和河东路西部地区,编组少数民族的部族兵,称为“番兵”。北宋初期,酆延路金明县(夸陕西安塞北)李士彬家族世代任北宋的番兵首领,抗御西夏,康定元年(1040年)为西夏所袭杀。次年,王尧臣提出重组番兵后,番兵成为宋军的主要兵种之一。陕西四路的番兵,分为番兵与强人,番兵使用官马;而强人使用自备马,称为壮马。治平二年(1065年)时,番兵集中在酆延路,计1.4万多人;四路强人计91万多人,两者合计10万多人。各路番兵都以部族为基础编排。按部族大小,大首领为都军主,作为各级番兵长官。立功后另授刺史、诸卫将军,及诸司使、副使和承制至殿侍(大小使臣)衔。

——摘编自《宋代军事制度》

(1)根据材料,说明宋朝西北番兵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西北兵制改革的原因和影响。

 

(1)特点:由边疆少数民族组成,集中分布在陕北地区;人数众多,以少数民族部族为基础组织;以当地部落各级首领负责管理;以军功授衔鼓励作战。 (2)原因:西夏的军事威胁;西北边防力量不足导致常受外敌侵略。 影响:有利于增强宋朝军队实力以巩固边防;有利于西北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解析】(1)根据材料“北宋末年,在与西夏接壤的陕西四路和河东路西部地区,编组少数民族的部族兵”可知由边疆少数民族组成,集中分布在陕北地区;“治平二年(1065年)时,番兵集中在鄜延路,计1.4万多人;四路强人计9.1万多人,两者合计10万多人。各路番兵都以部族为基础编排”可知人数众多,以少数民族部族为基础组织;“按部族大小,大首领为都军主,作为各级番兵长官。”可知以当地部落各级首领负责管理;“立功后另授刺史、诸卫将军,及诸司使、副使和承制至殿侍(大小使臣)衔。”可知以军功授衔鼓励作战。(2)结合所学可知宋朝西北兵制改革的原因,即西夏的军事威胁;西北边防力量不足导致常受外敌侵略。影响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部分时期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

外国

1915年《新青年》创刊,两年后《文学革命论》发表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

1913年,世界首条汽车装配流水线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问世,它生产的T型汽车迅速进入普通人家日常生活

191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历史上第二部《反托拉斯法》,更加严厉地禁止了几种垄断行为,并加强了对工会和农民组织的保护;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将15亿人口卷入战争,数千万人死伤

1918年美国议会批准了妇女的选举权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

20世纪20年代后期国民革命运动席卷全国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1928年首个国家级科研机构中央研究院成立,作为最高学术机构并规划全国科学发展

20世纪20年代《玩偶之家》在中国上演引起轰动,大量女性效仿娜拉出走

1921年爱因斯坦以光电效应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1年到1927年意大利和日本相继建立起法西斯统治

1924-1928年欧洲经济迅速发展,美国进入空前警荣时期,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1933 年国民政府施行新税则,基本实现了关税自主

1935年底四大银行统一发行“法币“作为纸币,结束了中国流通白银的时代

1936 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长80%

1931年英国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承认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的独立地位

1933年罗斯福开始推行新政

 

--根据《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等整理

上表为20世纪部分时期的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一组或两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经济繁荣得益于强有力的帝国统治,帝国对于商业活动采取了务实政策,并能控制庞大的人口和广袤的土地,从而维持了一个长期的王朝中期繁荣。直到18世纪中叶,中国最发达地区与英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出现很大的相似性,但正是18世纪东西方出现了大分流。

——摘编自赵鼎新《加州学派与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

材料二  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迅速崛起。赵鼎新认为西方崛起包含五个交叉重叠的历史进程。军事竞争(连绵不断的战争)和经济竞争推动下的强烈的理性化取向以及积累性发展。欧洲国家力量强大之后天主教世界的崩塌以及其他宗教、世俗形态的兴起。资产阶级在政治、军事、意识形态方面的纵深发展……政府与商人联盟的存在:政府依赖商人敛财创收,以及维持殖民地的运作;而商人则仰赖政府的保护,以此进行市场扩张。

——摘编自赵鼎新《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前现代中西模式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中叶中国经济繁荣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中叶中国最发达地区与英国经济发展的“相似性”。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并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东西方出现了大分流”的原因和西方的发展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表。对表格内容解读有误的是1960-1965年中国对外援助额统计表单位:亿元人民币

时间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金额

3.63

5.19

8.54

9.61

12.16

18

援助对象

越南、朝鲜、缅甸、柬埔寨、蒙古、坦桑尼亚、赞比亚、伊拉克等20多个国家

援助内容

贷款、武器、粮食、童装、化肥、机器设备、劳动力等

 

 

A. 是两极格局动荡下中国肩负大国责任的体现

B. 有利于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争取稳定的国际环境

C. 援助内容多样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D. 援助对象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意识形态倾向

 

查看答案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建成了6000多个大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学、重型和轻型机器制造业等部门。二战前夕,工业产值超过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位置。这些史实表明

A. 苏联依靠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完成了全面工业化

B. 计划经济体制建立有力地促进了苏联现代化发展

C. 苏联经济指标排名的提升缘于西方发生经济危机

D. 重工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暴露了经济结构的失衡

 

查看答案

19世纪初,拉美各国独立后,美国总统门罗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1898年,美西战争后,美国获得了古巴和菲律宾,美洲开始从“美洲人的美洲”向“美国人的美洲”转变。此转变

A. 说明欧洲殖民体系已开始瓦解

B. 体现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

C. 表明美国放弃孤立主义走上殖民道路

D. 反映美国即将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