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指出:“洋务运动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这种方法使得政府既是裁判又是球员。这种制度化的国家机会主义使得政府利用其垄断地位与私人企业争夺资源,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发展。”可见,当时中国
A. 资本原始积累具有专制性 B. 近代化需突破体制束缚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出现 D. 官商一体有悖经济规律
道光帝曾下达如下谕旨:一、烟价在广州已付,军费和商欠不准赔;二、平行礼可以通融;三、香港“暂行赏借”(不是割让),闽、浙沿海暂准通商,但不许长久居住。该谕旨表明清廷
A. 认可增开香港岛为通商口岸
B. 坚持通过朝贡贸易与英国通商
C. 拒绝《南京条约》赔款要求
D. 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受到冲击
中国古代史学家多以封建制和郡县制来划分中国历史发展阶段。顾炎武希望“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这反映了顾炎武
A. 呼唤圣人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B. 借封建宗法精神实现治世
C. 探索治国之道具有复古倾向
D. 以地方自治反对君主专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役使田里、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A. 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
B. 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C. 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
D. 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
A. 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 B. 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C. 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D. 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
史学家钱穆在论及唐代的科举时说:“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在那时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门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并已早懂得许多政治掌故,一旦从政,比较有办法。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钱穆认为唐代的科举制( )
A摧毁了门阀政治 B扩大了政权基础
C促进了社会公平 D与人才培养脱节